在澳门回归二十周年之际,电视剧《澳门人家》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澳门人家》云集了任达华、董洁、柯蓝、江珊、李立群等演技派。全剧以澳门三湾斜街上一家百年老字号梁记饼店为叙事主线,展现了梁家三代人将家族饼业发展壮大的故事。折射出澳门回归祖国前后发展变迁的,恰是一群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
电视剧自播出以来,网台收视数据皆喜人。网络后台数据显示,《澳门人家》的观众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六成。其中可见当代青年一代对祖国发展历程的高度关注,也显示出当下主旋律题材的表达升级。“大部分创作者面临献礼题材时,往往会选择高举高打、全景视野、多角度、大投入的创作手法。《澳门人家》恰以‘普通人家’这一最小角度切入,展现出一种特别温暖、平凡、朴素的亲民色彩。”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指出,《澳门人家》为献礼题材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角度。
剧中支撑梁记饼店一大家子走过风风雨雨的响亮家训——“有信,有心,有信心”,既是对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积极传承,也是对当代人的会心鼓舞。
用平凡劳动者的善良与坚守,一笔笔绘出百年暖心画卷
对并未在澳门生活过的观众来说,《澳门人家》里的澳门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电视剧聚焦的并非人们耳熟能详的商界大亨或上层精英,而是以勤劳与善良争取美好生活的普通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分析,这种新颖的角度传递出这样一个讯息——诚实普通的劳动者,才是澳门社会的主人公,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主动性的发挥,是澳门社会稳定发展繁荣的根本支柱动力。这看似别具一格的一面,恰是最真实的一面。
在这些平凡劳动者身上,总能看到一种极强的信念感与善意。遵循着“做人就和做饼一样,得把良心摆进去”的原则,梁恒、梁鼎文父子宁可提高成本、降低利润,也要延续祖辈传下的配方与工法。多年来,梁记饼店还始终坚持着一个暖心的习惯——每天的第一炉杏仁饼,必须由老板提上街,免费犒劳街坊邻居。这份勤劳踏实与仁义忠厚,为梁家父子赢得街坊们的尊重,也让饼店熬过风风雨雨,最终成为百姓口中的“澳门良心”。如果说,梁家上两代人是“老派”的代表,那么第三代则具备了更宽阔的文化视野。赶上澳门回归的黄金时期,又接受了更完善的现代教育,女儿梁舒积极劝服父辈寻找商业合作,将自家饼店打造成文化品牌,进一步拓展市场。有评论认为,饼店一家三代人的观念变化,折射出澳门的百年变迁——老一辈留下了宝贵的传统与经验,而年轻一代则用更开放的姿态与更高的文化自信,让传统经验走得更好更远。
迭代经验更替之外,剧中对个体的细腻塑造,也赢得不少讨论。比如,剧中执着勤恳,却又“大家长”作派十足的父亲梁鼎文,在最新几集中开始反思自己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试着与一些新观念握手言和。这样的情节设定,引发观众的评论点赞。合情合理的心理成长曲线,让观众入戏。
《澳门人家》的这家梁记饼店,原型是位于大三巴牌坊边的百年老店英记饼家,剧中人物都有现实依据。总编剧梁振华说,之所以选择饼业入手,一是因为其在澳门饮食业的标志性地位,二是因为这一传承百年的手工工艺中,蕴含了澳门的淳朴民风——当你恪守信念做饼的时候,做人的底线就不会丢失。
是国土的回归,更是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上的回归
在文化学者看来,《澳门人家》对“回归”这一主题,处理得非常细腻且有层次。剧中展现出的“回归”不仅是政治意义上的国土回归,也是文化精神上的回归,以及普通百姓情感认同上的回归,因而饱含动人的暖意。
对于文化之“根”的求索一直贯穿全剧。一开篇,被街上庆祝土地诞的热闹气氛感染,梁恒对年幼的女儿道出了期许:“你的祖父、曾祖活着的时候,都想回老家祭祖,给我们这一脉人上个族谱。可就是咫尺天涯,一直到死都没办法完成这个心愿,怕是我这辈子也回不去了。总而言之,爸爸希望你这代人好好用功,好好念书,光耀门楣,将来有机会去内地,回去替爸爸给祖宗磕头。”听到澳门即将回归的消息,梁恒向看不清未来的街坊们这样解释:“澳门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就是骨肉分离得太久,一百多年了,沧海桑田,怎么能不变化呢?何况咱们都是炎黄的子孙,华夏民族的后代,分散那么久了,妈妈和孩子说‘孩子,回家吧’。那你回不回啊?”不可分割的赤子心、血脉情,寥寥几句清晰展现。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
【梁记饼店这一家,凭啥叫人念念不忘】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fvalve.xrbh.cn/quote/1493.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资讯移动站 http://keant.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