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2024-10-31 20:38

根据中国文明网《关于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现将福建拟推荐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及事迹进行公示。在此期间,欢迎群众来电、来信,向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反映情况。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公示时间:2023年5月10日至5月16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591-87891973

来电时间:公示期间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来信投递:省委文明办综合处(福州市晋安区六一北路233号新闻大厦311室),邮政编码350013

省委文明办

2023年5月10日

助人为乐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叶德奕:电力职工“爱心长跑”三十载 连通温暖传递力量

叶德奕,男,196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国网福建省周宁县供电公司装表班班长。叶德奕从普通电力职工到全国劳动模范,坚持在助人为乐之路上“长跑”,用爱心抒写人间真情。在孤寡老人眼里,他是细致贴心的“好儿子”;在留守儿童心中,他是慈祥暖心的“好姑丈”。三十年间,叶德奕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1000小时。他相继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志愿者”“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道德模范”“福建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扶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位于周宁县城的叶德奕房子中,除了他和妻子外,还住着3个孩子。从1992年至今,叶德奕先后为80多个孩子提供免费吃住。最多时,家里住着11个孩子,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叶德奕为“姑丈”。

除了帮助周宁当地的孩子,叶德奕还资助了不计其数的外地学生。在叶德奕陈设简陋的家中,有满满一抽屉装着他三十年来的助学汇款单收据。三十年间,叶德奕用汇款、现金等方式资助过的学生多达32人,金额超过10万元。

别看叶德奕对别人慷慨,对自己却很“抠门”。认识叶德奕的人都知道,365天穿着工装,唯一的一套西服还是十几年前为了去北京领奖买的。他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却舍不得买运动鞋。因为经常光着脚跑步,朋友们都称他为“赤脚大仙”。

关爱孤寡老人安度晚年

趁着休息日,叶德奕又一次来到周宁县浦源镇社会福利院。每逢节假日,叶德奕都会抽空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帮他们打理房间和个人卫生,陪他们聊天。

与福利院结缘,要从2004年说起,叶德奕遇见了年过八旬、生活不能自理的叶支那老人。从此以后,叶支那和敬老院里其他老人就成了叶德奕心头的牵挂。为改善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叶德奕还先后为敬老院添置了洗衣机、电视机、电热毯等物品,购买DVD和碟片丰富老人们的业余生活。在叶德奕卧室的抽屉中,还存着一张1992年寄给南平市顺昌县孤寡老人杨华,叶德奕逐月给其寄去11年生活费,直至老人去世。

三十年来,叶德奕夫妇为了帮助老人孩子,几乎花光了家庭积蓄。为了省下开支,夫妻俩还养了鸡、鸭、兔子,种下好几片菜园,只为能帮助更多的人。

顾了大“家”再顾自己小家

“大‘家’好了,小‘家’才会更好”,这是叶德奕从事志愿服务秉持的一颗初心。自2003年注册成为志愿者以来,他参与志愿服务时间超过一万小时,工作以来仅有的两次请休年假,他都以志愿者的身份赶赴灾区救灾。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叶德奕赶赴受灾最严重的映秀镇,为灾区群众、救灾志愿者和解放军部队带去了光明,他还主动参加了重灾区救援设备架设、搜寻失踪直升机等任务;闻讯舟曲泥石流,他又只身赶赴灾区,帮忙搜寻遇难者遗体、搬运桥梁铁架、清理道路,一干就是6天7夜。

一份坚守,三十多年的坚持。叶德奕说,献爱心的道路如同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比赛,只要条件允许,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高允旺:“科技特派员”22年助农兴农 把论文写到田野大地

高允旺,男,196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顺昌县大历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科技特派员。他用20年的坚守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扎根农村推广竹荪种植等农业科技,帮助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真正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他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全国科技志愿者典型、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023年3月1日,作为福建省唯一代表,他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科技会堂举办的科技志愿服务经验交流会活动。3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高允旺科技助农的学雷锋事迹。

技术创新 产业提质又增效

早在2001年,高允旺就主动请缨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半路出家”的他凭着一身闯劲和韧劲,一心扑在竹荪栽培技术研究上。扎根山区的高允旺经过多年摸索,研发出一套利用竹屑替代木屑栽培竹荪的“三增加、建堆发酵”竹荪高产栽培技术,创下亩均产干品100公斤的高产纪录,比传统种植产量翻一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此,他与竹荪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成了远近闻名的竹荪“土专家”。2020年8月《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搭建》获实用新型专利,他这位半路出道的“土专家”也成了拥有国内竹荪栽培核心技术的第一人。在他的带动下,顺昌竹荪种植产业逐步壮大,高峰时种植面积1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竹荪生产基地和示范县。竹荪技术的创新突破,创响了顺昌竹荪“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不仅大历镇成为顺昌县竹荪产业发展的发源地,福建省竹荪生产基地和示范镇,被市食用菌协会授予“竹荪之乡”称号,顺昌县也被授予“中国竹荪之乡”

技术服务 农户增收还致富

20余年专心一事,高允旺自嘲“没有牌友、没有酒友”。谈及收获,他无不自豪地说,“我的菇友多得数不过来。”面对来自各地上门咨询的农户,高允旺都热心接待、耐心指导。他开办“产销超市”会客室,提供技术、营销信息等服务;举办“竹荪论坛”、科特派“圆桌会议”,加强技术交流;利用圩日设立接待日,为农户答疑解惑……无论是村里的小卖铺,还是农户的家里,凡是能坐下来的地方,都成了他推广服务的主阵地。对菇农的服务,高允旺不单单只是放在“屋内”,一旦时间允许,他都亲自送技到田间地头,把菇棚作为试验室,与菇农成为朋友,通过技术指导不断总结提升自身技能,又将实用经验发表在菇棚里。他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边远的老区苏区,他不仅带动顺昌本地农户致富,还辐射周边的邵武、浦城、将乐等县市。20多年来,他走遍5省23个县市的180多个村,累计推广近60万亩,辐射带动老区苏区7万多户种植,助农户增收5亿多元,带动贫困农户45户163人稳定脱贫,户均增收1.2万元,真正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成为农民交口称赞的“竹荪大王”。

技术嫁接 志愿服务不停歇

2011年,作为省级优秀志愿者,他牵头组建了一支由7名营销大户、土专家、田秀才、返乡青年组成的全省首支“农民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扎根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并且,他每年还不定期邀请市、县专家到田间地头坐诊,为合作社成员、协会会员及贫困户、残疾人等举办经营理念、品牌、食品安全、实用技术等科普知识培训,传播产销信息,指导各地农户种植、营销,积极组织合作社参与展销会、年货会及农村淘宝等各种销售渠道。现在,一顶草帽、一把喷枪、一身农用服是高允旺开展技术指导的标配。只要哪里需要他,他便往哪里去。他还与时俱进,借助慧农信、科特派生态竹荪科普群、抖音、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第一时间指导菇农种植技术,并不定期发布市场交易信息,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线上。高允旺表示,退休了也会继续扎根基层一线,发挥余热,当个“编外科特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助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争当服务“三农”的优秀生,助力老区苏区乡村振兴。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陈章宇:热心“的哥”载客百万里,行善30余年

陈章宇,男,197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州海峡出租车有限责任公司出租车驾驶员。从业逾30年,他安全行车百万公里,车上常备“百宝箱”,把的士营造成宾至如归的“温馨小家”,遇到弱势群体乘车,他不仅主动提供暖心服务,而且总是为他们免去车费。11年来,他坚持义务为福利院老人提供出行服务,不定期慰问看望他们。2021年,他组建成立“陈章宇爱心车队”,主动为弱势群体和中高考生提供免费乘车服务。曾获评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好人榜”身边好人。

爱岗如家 温暖前行

他爱岗如家,为给乘客提供应急服务,坚持车上备药箱、地图、口罩、充电宝等应急物品。在路边接到乘客时,他主动上前搬行李、开车门,把贴心温暖服务传递给每位乘客。他常说:“我是一名司机,出租车就是我的家,我希望能让乘客享受宾至如归的感觉。”

2020年疫情暴发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加入疫情防控保障突击队,“全副武装”穿梭于高温地面上,脱下隔离服时整个人像在水里泡过一样。2023年春节,他已连续3年坚守在火车站疫情防控转运点,并且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在保障现场随时待命。

敬老助残 坚守如初

行车30多年,他始终用行动践行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美德。他车内显眼地摆放着“70岁以上老人及弱势群体在市区免费乘车”提示牌。

2010年他遇到高大爷、王阿姨两位老人(夫妻)在路边拦车,上车后得知行动不便的二老每周要去医院做两次血液透析,他便承诺往后每次透析他都6点准时免费接送两位老人。高大爷骨折就医,他二话不说背上背下;2015年高大爷去世,他依旧无私帮助王阿姨,无论哪个医院,都义无反顾负责接送。

2012年他遇到双目失明的雷二妹,聊天中得知她和福利中心其他老人的孤苦境遇以及出行困难后,他毫不犹豫留下自己电话,承诺只要接到中心老人求助电话,便主动上门免费接送。11年来,他长期为老人提供免费出行服务,并时常关心问候老人,逢年过节时,他还会带上慰问品前往福利中心看望他们。

成立车队 传递爱心

2021年春运前夕,“陈章宇爱心车队”正式成立,他积极带动身边驾驶员加入爱心车队,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高考时期,他凌晨四点起床免费接送考生,并在车上准备考试用品和急救药以备不时之需;春运、数字峰会等重要节点,他积极投身各种保障任务,为老人提供免费服务。

30余年风雨兼程,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用方向盘描绘温暖,用心擦亮交通文明窗口,用爱温暖榕城。

见义勇为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刘松青:英雄不留名 5分钟勇救3名溺水少年

刘松青,男,1978年7月出生,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上苑村村民,现为漳州盈塑工业有限公司研发部项目工程师。他勇救三名落水少年,却悄然离去未留姓名。获救少年的父母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知救人英雄身份后,感谢这位挽救了三个家庭的救命恩人。2023年4月19日,刘松青上榜2023年第一季度“福建好人榜”。

危急时刻勇上前,3次往返深水区

2022年7月31日15时,刘松青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华安县仙都镇上苑村省道308公路边的小溪里游泳。当他们到达时,溪里已有四名年龄15岁左右的少年在游泳。刘松青当时并未在意,但在带着孩子们游了大概十几分钟后,刘松青突然听到一名少年在呼喊“救命”,他循声而去,发现不远处另外三名少年在水中上下沉浮,并有呛水的迹象。危急时刻,刘松青没有犹豫徘徊,他立即交代自己的两个孩子待在原地不动,随后迅速游到三名少年附近,将其中两名呛水较严重的少年撑起拖拉到浅水区后,立刻回头再去营救第三名少年,然而此时第三名少年已不见踪影沉入水底。

人命关天不言弃,全力施救解危机

由于当时河水正在上涨,水面较为浑浊,刘松青无法立即判断出少年在哪个方位,他心急如焚。突然间,刘松青看到水面上浮起一只拖鞋,判断大致位置后,他迅速游到拖鞋附近,脚刚好触碰到少年的身体,他毫不犹豫潜入水底,用尽全力将少年举起并拖到浅水区。

三次往返深水区,刘松青已经明显感觉体力不支,但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开始检查3名少年的状况并实施急救措施。此时第三名少年已全身僵硬,嘴唇发黑,两眼发白失去意识。当时刚好有人也过来游泳,刘松青就大喊请他们帮忙一起将人抬到岸上。刘松青顾不上连救三人后身体的疲惫,马上开始对少年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经过几分钟不间断按压后,少年的嘴唇慢慢恢复红润,意识逐渐恢复,直到完全清醒后将他扶起,刘松青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下,早已筋疲力尽的他,直接瘫软地坐在一旁。

见义勇为不留名,善行义举暖人心

稍事休憩后,刘松青和三名少年进行了简单的交流,询问其身体舒适与否,发现无大碍后交代他们一定要告知家长去医院检查一下。准备离开前,刘松青还向他们再三确认有没有打电话给家长,听到他们说已告知父母并在等大人过来时,他才放心先行离开了。刘松青回去后并没有把救人这件事放在心上,随着时间推移也慢慢有些遗忘了。却不想在9月初,被救少年的家长才得知孩子被救的事情,到处打听救命恩人,最终找到刘松青老家的邻居,才与刘松青联系上。

原来,孩子因为怕被责骂,没有第一时间将这件事告知家长,后来家长发现他夜里经常做噩梦,觉得不对劲几番询问,最后他才将那天发生落水被救的事和盘托出,家长知道后难以释怀,便托人到处寻找救命恩人。由此,一段英勇救人的义举才浮出水面。

“这件事是举手之劳,在那个危急时刻,根本没有时间去犹豫去徘徊,只想着尽快把几个孩子救上来。”刘松青说,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危险的情况,自己还是会不假思索地去救人。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刘春龙:退伍军人善心义举勇救落水儿童

刘春龙,男,中共党员,1975年7月出生,系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综合执法大队干部。2009年7月,刘春龙从宁德军分区部队退伍。在蕉城区工作期间,始终爱岗敬业,可以说是一名退役不褪色的优秀退伍军人。2022年6月13日上午,在赤溪镇夏村村坡带塘附近,2名小学生在河边行走时不慎掉入河中,刘春龙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跳入水中,将落水儿童救出,挽救了他们的家庭的幸福。先后被评为“福建好人”“宁德好人”。

兄妹不慎落水 河中呼救

2022年6月13日上午12时许,家住赤溪镇夏村村坡带塘附近的何杰森、何毅欣两兄妹在河边行走时不慎掉入河中。由于连日暴雨,导致蕉城区雁乐溪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掉入河中的两兄妹惊慌失措,在河中不断挣扎、不停呼救,呼救声打破了本来宁静的村庄。可他们小小的身躯,根本抵不过肆虐的河水。短短十几秒,何杰森就被冲入河水中又冲出水面,漂浮在水上。而何毅欣已经被河水冲到堤坝下,形势十分危险,面临着生死的考验。

就在这时,在防汛巡查路上的刘春龙听到何杰森、何毅欣的呼救。顺着声音,刘春龙来到路边,发现两个孩子在水里不断地挣扎。关键时刻,刘春龙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从道路边上飞奔而去,从2米多高的护栏上跳下,首先迅速向被河水冲到堤坝下的何毅欣方向跑去,接近何毅欣了!刘春龙立刻跳下湍急的河水,奋力游向何毅欣。

不惧湍急水流 勇救儿童

面对复杂的水域环境,熟悉水性的刘春龙灵活运用各种技能,努力靠近何毅欣,而后从她身后奋力将她一把拉到自己的怀中,再向岸边游去。游到河边后,刘春龙将何毅欣托举送到岸上,看到她没有生命危险后,立即朝何杰森方向看去。此时的刘春龙已经精疲力尽,转头看到一位村民已拉着何杰森游向岸边,他一刻也不敢休息,马上冲过去将何杰森抱上岸。

刘春龙已体力不支,陆续聚拢而来的村民见状将救上岸的何杰森、何毅欣抱起紧急送到村卫生所进行救治。刘春龙看到两个孩子已经被送往卫生所就默默地离开了。

由于救助及时,何杰森、何毅欣只是受到惊吓,身体并无大碍,孩子们的父亲何邦立说道:“我和爱人平时在村里做点农活,同时我还负责清理村内卫生的工作,两个小孩平常就在村内玩耍。真的很感谢将我孩子从水里救出来的恩人,没有他们,我们今后的生活都不知道怎么办。”

刘春龙既是一名中共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1996年入伍,2009年退役,多年的军旅生涯养成了他热爱锻炼的好习惯,游泳正是其中之一。事后他回忆:“当时情况危急,就想着赶紧把孩子们救起来,没有多想什么。幸好孩子没事,我也就放心了。”刘春龙表示再遇到这样的事还是会第一时间冲上去。

刘春龙在千钧一发之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挺身而出、临危不惧,用善举挽救了两条生命,用行动为他人生活带来光芒,让大家感受到了满满正能量。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郑华荣:65岁退休老人勇救3个落水小孩

郑华荣,男,1958年12月出生,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大田县供电公司退休员工。郑华荣面对突发险情、 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2次跳水,勇救3个落水的兄弟姐妹,挽救了一个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见义勇为”的中华传统美德。

2次跳水,勇救3个落水者

郑华荣家住三明市大田县县城,2022年6月底回到桃源镇蓝玉村照顾86岁老母亲。7月8日傍晚6时许,郑华荣骑自行车去桃源镇上买东西。在河边的村道途中与一辆小轿车交会,由于村道狭小,郑华荣下自行车避让,站在路坎上让小轿车先通过。就在这时,郑华荣余光看到村河里漂浮着一个黑色的东西。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孩子浮在河面上,顺水漂流。郑华荣没有多想,直接跳入河中,把孩子抱到岸边。小孩子的眼眶、嘴唇已经发黑,失去了意识。他运用上班时学到的心肺复苏法展开紧急抢救。随后,孩子肚子里的水吐了出来,慢慢有了意识。“救命呀,救命!”,看着救上来的小孩子慢慢苏醒,郑华荣还来不及庆幸和休息,又听到后方二十米远的河边传来小孩的呼救声。他三步并两步急冲上去,循声找去,只见河潭里还有2个孩子溺水,一个在水里扑腾着,一个只有双手露在水面上。郑华荣毫不犹豫再次跳入河中,先后救起了这2个孩子。经过紧急救助,两个孩子也都恢复意识。最终,3个孩子都脱离了危险。

见义勇为得赞誉

这3个孩子是一家人,都是村民郑新攀的孙子。平时3个孩子跟着父母亲在永安市读书,暑假回到老家与爷爷一起生活。当天晚饭后,3个孩子跟往常一样去村里的公园游玩,并在附近的小河浅水处玩水。8岁妹妹鞋子不小心被河水冲走,她和6岁弟弟去追逐鞋子,不慎跌入2米多深的河潭中同时溺水。13岁哥哥去施救时,也落入水中。

事后,大家都问郑华荣这么高的河堤是怎么下去,他回忆起这个命悬一线的时刻时,平淡地说:“不记得了,当时只想到小孩溺水了,得赶快救上来。迟了,要出人命的。”

“当我们闻讯赶到施救现场时,郑华荣浑身湿透,精疲力尽瘫坐在河滩上。”郑新攀对郑华荣救起他的3个孙子感激不尽。“我们真是遇到大救星了,如果3个孩子都没了,我家的天都塌了。”

诚实守信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林连忠:乡村干部用诚信开创乡村致富路

林连忠,男,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福州市连江县安凯乡同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坚持诚信为本,走家串户,深入宣传,引领村民诚信还贷,为同心村建立起良好的信贷信誉。他坚守富民承诺,通过发展深远海鲍鱼养殖带动村民发家致富。他恪尽职守,着力抓好村庄整治,创设“我要鲍鲍”鲍鱼品牌,打造连江鲍鱼网红村,助力乡村振兴。曾获评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好人榜”身边好人。

诚信立身“贷”来致富经

为解决村民鲍鱼养殖启动资金融资难、利率贵问题,他积极联手各大银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调研活动,听取村民意见和金融服务需求,现场解决群众贷款问题,并实现村民足不出村,通过手机银行就能完成贷款事项。截至2022年末,同心村135户鲍鱼养殖户中,共有102户获得银行贷款,总额达3170万元。

在服务群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他坚持诚信为本,用党建引领推动全村诚信信贷的落实,为避免养殖户出现不良信贷记录导致资金断链,他亲力亲为、挨家挨户叮嘱还款,实现贷款覆盖率超过75%的村庄,全村无一人拖欠贷款。

坚守承诺造出聚宝盆

以往大部分村民养殖鲍鱼盲目投资、各自“单打独斗”,收入低、风险大,村庄经济发展、鲍鱼产业成长也受到制约。因此,他竞选村支书的时候,就立下为村谋发展的承诺。

入职以来,他结合自身经验,通过村集体统一规划,依法推进海域确权工作,收取海域使用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避免海上养殖泛滥,养殖环境受到破坏,他积极发展深远海养殖,分层次构建养殖区域,科学提高海洋生态承载力。通过党支部领办形式,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设立党员养殖示范区,选拔20户党员养殖示范户帮助小、新养殖户规避风险、实现创收,同时以合作社为纽带,将分散渔户统一服务管理,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收入。

2022年,同心村鲍鱼年产量2000多吨,年产值达2亿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7万元,人均纯收入6.5万元。

信守初心建成“网红村”

曾经的同心村是偏僻、脏乱的小渔村。现在走进同心村,映入眼帘的是碧海银滩、爱情长堤、浪漫咖啡屋……

他信守初心,抓好村级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村庄整治,致力构建美丽乡村,将同心村打造成网红村,吸引各方来客游玩、打卡。他坚持以“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为抓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清洁、大整治;开展村内平房裸房旧房立面改造、全面提升村居环境;借鉴台湾淡水渔人码头成功经验,充分利用闲置地块,将脏乱的废弃养殖场改造成鲍鱼文化广场,依托海岸线沙滩、岩石奇观资源,相继推进观海平台、沿海慢步道、夜景灯光提升等各类沉浸式旅游项目。

网红村的成功打造并没有让林连忠停下为同心村持续发展殚精竭虑的脚步。他积极响应“渔旅融合”号召,成功发布并推广全省首个鲍鱼文旅品牌IP“我要鲍鲍”,并将其融入到新绘海堤、主题公交站、爱情长梯等项目建设,持续践行着让同心村产业更优、百姓更富、生态更美的知乡、爱乡、建乡初心。

敬业奉献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刘斯:两度担当援藏使命,以敬业之心奉献教育

刘斯,女,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厦门信息学校正高级讲师。2016年-2022年期间,她两度援藏,以敬业之心,无私奉献于藏区教育。曾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优秀教师、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第九批拔尖人才、西藏自治区优秀教育援藏人才等荣誉。

初心所系 远赴高原实现梦想

2016年6月,52岁的刘斯克服爱人严重心脏病、两次住院治疗的困难,成为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的一员,任昌都市左贡县教育局第一副局长。左贡县平均海拔3780米,高寒缺氧,让来自海滨城市的刘斯经常性失眠。她不顾山高谷深、道路险峻和身体的不适,坚持走访边远学校。她提出左贡县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基地的建设思路,积极协调厦门海峡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资助60万,为左贡县培训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援藏队。她还无偿承担左贡县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积极指导并协助左贡中学的教学成果获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填补了左贡县教育科研的空白。

真情所依 再次援藏担当使命

2019年8月,55岁的她再次申请参加福建省第二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任昌都市卡若区第二初级中学教科室副主任,是教育援藏团队里年龄最大的一位。领衔组建援藏名师工作室,开展送教下乡、教学视导等活动,开设了30多场专题讲座。结对帮带青年教师,指导当地教师在省市级各项教学技能大赛获40余次奖项,指导受援校教师完成3项自治区教学成果、18项省市级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工作。

大爱所向 为藏区孩子点亮明灯

援藏期间,她热心公益,持续资助低保户与贫困学生,直接或间接经济资助的困难学子多达五十余人,资助金额近三十万元,自费购买3000余册课外书籍捐赠当地学生。被资助的贫困生扎西江村在教师节送给她的贺卡中写道:“感谢老师,这么多年为我们家付出了很多,最荣幸的是遇见老师您,感谢一路有您的帮助,我们兄妹一定努力学习,力争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以报答这份深情厚谊,将爱心传递下去。”扎西江村的母亲来昌都看望孩子时特意为她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闽昌情深,大爱无疆”。她用自己的热忱感动着藏区的孩子们,在他们心里播种希望的种子。她因过度劳累与严重缺氧,心脏已出现二尖瓣与三尖瓣反流,但她无怨无悔,乐观面对。即将退休的她已多次向校领导和当地学校提出,愿意不要任何待遇留在西藏当一名普通的教师,继续以微薄之力点亮一盏明灯,给藏族孩子们一双看外面世界的眼睛,帮助他们走得更远。

她的爱和美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无论在左贡还是昌都,充分体现了教书育人的匠心和初心,在平凡世界里产生直抵人心的正能量,被藏族群众亲切地称为“高原上的格桑花”。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谢晓晖:消防战线上永不退休的“最美战士”

谢晓晖,男,汉族,197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原福建省三明市永安消防大队9级助理工程师。他不幸烧伤致残但活出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精彩人生。 2017年4月批准退休后,组建“谢晓晖消防宣传骑行服务队”,长期穿梭于三明大街小巷、深入农村千家万户宣传消防知识。 202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主办的《光明日报》第14版以 “世界上最美的脸”为题整版报道谢晓晖同志事迹。10月20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中宣部时代楷模发布厅等中央主流媒体新媒体集中发布谢晓晖感人事迹,2个微博话题阅读量均破1亿,150余家社会媒体集中转发,2次登上全国热搜榜,超6亿网民热议致敬,入围了“中国2021年网络感动人物”。

钢铁意志 火中重生

2004年7月26日,永安市上坪乡翔鹭蚊香厂发生火灾,剧烈的粉尘爆炸把谢晓晖卷进了凶猛的火浪,造成他全身烧伤面积达75%,其中Ⅲ度烧伤面积高达50%,面部严重毁容,运动功能丧失。此后三年,谢晓晖前后经历30多次大手术,小手术不计其数。他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理和心理上双重痛苦和压力,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复健,终于创造了奇迹。

重回岗位 尽心奉献

“工作就是最好的治疗。”正是由于这份信念,谢晓晖在2007年主动申请回到岗位工作。在消防监督岗位上,谢晓晖照样尽职尽责做好每一项工作,10多年来整理过各种消防案卷材料足有上百万字,从未出过差错。工作之余时常走街串巷当起消防宣传员。“虽然严重烧伤的面庞时常引来周围异样的目光,甚至换来的是不理解和质疑,他却不以为意,反而“现身说法”,告诉他们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参加工作以来,他累计参与消防监督执法3000余次,检查社会单位4800余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600余份,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隐患6000余条,为消防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光荣退休 守护安全

2017年4月,他因公致残被批准正式退休。他坚持退休不离岗,积极投身消防宣传公益事业。他发现农村火灾事故易发多发,同时存在消防隐患多,农民防火意识薄弱,消防救援无法直达快达等问题,常常是“车到场、火烧光”。于是2021年他组织成立“谢晓晖消防宣传骑行服务队”,他带领队员把消防知识送到广大村民手中。骑行队成立以来,他们骑遍三明11个县(市、区)大街小巷,穿梭于三明田间地头,深入农村千家万户宣传消防知识,至今他的骑行队与乡镇消防所人员累计入户宣传1万余次,培训人数超过5万人,成为农村消防安全的“吹哨人”。 通过面对面向村民传授“防火经”,农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和普及率得到大幅提升。他的骑行队名气越来越大,三明市党政主要领导多次亲切慰问,还亲自为他组建的“谢晓晖消防宣传骑行服务队”授旗,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时代楷模发布厅等200家社会媒体纷纷报道谢晓晖为人民利益奋不顾身精神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国情怀。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林锋:热血熔铸在岚岛 用生命诠释担当

林锋,男,汉族,1975年1月生,200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4月参加工作。生前任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管理局党委委员、四级调研员,平潭县君山镇人民政府副镇长。2012年6月被平潭县委授予“全县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6月被实验区党工委授予“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10月被评为实验区新兴产业园区项目征迁工作优秀人员;2023年1月被实验区党工委追授“全区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第一季度获评敬业奉献“福建好人”称号。

2022年12月3日13时15分,林锋同志因积劳成疾,在回单位加班的途中突发心梗,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7岁。

守赤诚初心,勤为民、讲奉献,扎根海岛一线铸忠诚

从平潭东庠乡宣传委员到乡长,在任11载,林锋把东庠乡当成了自己的家乡。他舍小家、顾大家,十一年如一日,坚守海岛一线,甘于清贫,求真务实,大力推进海产品特色养殖和休闲旅游发展,使东庠岛成为平潭国际旅游岛上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即便是他的爱人患上乳腺癌动了大手术,他仍然一个人默默地克服重重困难和压力,没有向组织提任何的要求,依然选择坚守在海岛上。他说:“小岛工作艰辛大家不愿意来,组织已经给了我许多关心和爱护,因为我个人家庭原因提出离开小岛,会给组织添麻烦。”。

担绿色使命,出实招、求实效,乡村振兴一线促发展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君山的每一亩良田、每一条沟渠,都有他的足迹。他的脚下沾满的是泥泞,获得的是群众的点赞。他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引进台湾先进农业技术和瓜果品种,流转土地面积近10000亩,规模化种植脐橙、西红柿、马铃薯等农产品,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60余家。“小心脚下……”,这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林锋开展竹屿禁养区养殖设施清退工作过程中。因风急浪大,他差一点就失足掉到海里,而两条腿也因此撞到甲板受了伤,直到不幸逝世后,林锋的双腿上的伤仍在发炎。

写实干答卷,解难题、破难关,项目发展一线见成效

林锋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分管处室的党员干部及工作组,抓紧抓实征地拆迁、生态保护、海上疫情防控等工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跨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鸿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赞誉。凌晨1点、凌晨2点甚至凌晨3点的文件流转时间,记录着林锋生前的工作强度。白天下乡调研、开会协调,晚上处理文件、批阅流转,忙得像陀螺一样。“如果我能分成两个我就好了,这样工作就能做完,也能做得更好了。”这是林锋常说的话,而他也用日复一日地“拼”和“赶”,将工作扛在肩上、落实到位,真正做到“人民公仆为人民”。

“你最近的脸有点浮肿,是不是没睡好啊?”“没事,最近总感觉到胸闷,我已经预约了,过两天去体检。”这是出事前两天林锋与同事的对话,没想到预约的体检还没完成,斯人就已经憾然离世。

在林锋一生的工作中,始终忠诚干净、勤政廉洁,始终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始终刻苦务实、爱岗敬业。他用一生的奋斗坚守,用他的正直和善良,用他的热血与生命,在君山山下谱写了一曲永恒的生命赞歌,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孝老爱亲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林淑兰:平凡女子因一句嘱托照顾2名重残哥哥33年

林淑兰,女,1968年5月出生,群众,泉港区前黄镇古县村村民。父亲临终时的一句嘱托,让这名普通的农村妇女牢记了一辈子,践行了一辈子。在33年的漫长岁月里,用柔弱之躯照顾2名重残哥哥,书写了兄妹手足情深的大爱篇章。

家境贫寒,却更乖巧懂事

1968年5月,林淑兰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当时,家中已有2个姐姐和2个哥哥。患有脑膜炎后遗症的大哥几乎双目失明,而二哥更是先天性双目失明。一户多残的不幸遭遇,让父母身心疲惫。林淑兰的降生,让原本一贫如洗的家境雪上加霜。林淑兰三岁时,母亲积劳成疾不幸离世。六岁时,随着两位姐姐相继出嫁,家中只剩下年幼的林淑兰,以及体弱多病的父亲和两个失明的哥哥,四个人相依为命。

为了生活,乖巧懂事的林淑兰高中只读一年便停学,与父亲一起撑起家庭重担,不但要砍柴、做饭、洗衣,还要当好哥哥的眼睛和拐杖。1988年,20岁的林淑兰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父亲四处托人介绍对象,但是考虑到家中有年迈的父亲、双目失明的哥哥,懂事的林淑兰多次婉言谢绝媒婆的一番番好意。

谨记父命,照顾重残兄长

1990年10月,父亲在撒手人寰前,把两位哥哥交代给林淑兰,嘱咐她无论如何也要照顾他们,眼中饱含无奈和不舍。林淑兰哭着答应父亲:“会的,会的,一定会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兄妹三个哭成一团。父亲去世后,家中如同天塌了一般。此后,两位哥哥沉默寡言,变得自暴自弃,甚至想用绝食来寻求短见。林淑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尽各种方法开导、鼓励两个哥哥。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两个哥哥被善良、暖心的妹妹感化了,逐渐走出阴影,愿意下床活动,饮食恢复如常,开始有说有笑,还能帮助林淑兰做一些家务活,林淑兰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长年累月照顾两个行动不便的哥哥,加上生活的重担使林淑兰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有一次田里劳作时突然晕倒,医生要求她住院调养身体,而她放不下两个残疾哥哥,多次请求出院,最后医生不得不勉强同意。

重组家庭,继续传承大爱

此后,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林淑兰给两位哥哥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自己也就近打些零工补贴家用,两位哥哥也学会了煮饭,帮助收拾一些简单的农活。1992年12月,在好心人的介绍下,林淑兰认识了愿意和她共同照顾两个残疾哥哥的生活伴侣。现如今,林淑兰的两个儿子也长大了,目睹了母亲的兄妹至亲感情,接力照顾照顾两位残疾舅舅。疫情期间,林淑兰总是不厌其烦地载着两个哥哥赶到核酸采样现场,排队扫码,配合核酸筛查工作。有村民问林淑兰:“天天那样忙碌不辛苦吗?”她只是腼腆地笑笑:“不会的,只要人人平安,这种苦算不了什么。”林淑兰的不离不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赢得了周边邻里的一致赞誉。

三十三年过去了,在林淑兰的悉心照料下,两位残疾哥哥生活无忧。家中虽然不富裕,但也过得充实自在,林淑兰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

邱静芳:孝心儿媳悉心照料病重公婆,用实际行动诠释最美家庭

邱静芳,女,1973年2月生,中共党员。工作中,她业务能力出色,是龙岩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市名师、省学科带头人;在家里,她品德高尚,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公婆眼中的好儿媳,堪称“为人师表”的典范。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女职工标兵、福建省优秀援藏教师、福建省学科教学带头人、“福建好人”等荣誉,其家庭获评福建省最美抗疫家庭、福建省职工最美家庭。

孝心儿媳担起照料病重公婆的重任

2013年婆婆患上鼻咽癌,后突发脑梗,生活基本不能自理,2021年,婆婆病重住进了重症监护室。2021年,公公查出输尿管恶性肿瘤。由于丈夫的工作十分繁忙,家里几乎顾及不上,照料公婆的重担就落在了邱静芳的身上。这些年来,邱静芳白天一下课就回家煮饭、熬药,陪护照料公婆,夜里也不能安睡,要一边备课、一边照顾二老。除做好一日三餐之外,她还要给公婆喂饭、洗头、洗澡,更换干净的衣服,让公婆每天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过来探望的亲戚都说房间里闻不出有病人的味道。

细心儿媳实现老人的每一个小心愿

老人家的每一个心愿,哪怕很小的心愿,邱静芳都尽量满足。婆婆不喜外人碰她,于是她就不提请护工保姆的事,凡事亲力亲为;婆婆说一声想吃豆花,邱静芳就每天跑十几分钟去买。路上遇到熟人,她经常被问,为何跑那么急?那是因为家里有需要24小时照顾的病人,她得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婆婆爱吃地瓜,邱静芳就在正餐间隙安排蒸地瓜,并根据天气冷暖榨果汁或玉米汁;公公说想看看老家现在怎样了,她立刻开车回老家拍下老家视频,公公看到老家很不错,开心地笑了。有一次邱静芳在病房帮公公理发,一位老病友特别羡慕地对她公公说:“您这个儿媳妇也太能干了吧?”

贴心女儿做起父母老屋的“生活管家”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福建12人入选】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fvalve.xrbh.cn/quote/1980.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资讯移动站 http://keant.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