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图/人民视觉)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
二十大报告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行动纲领。报告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选择三个关键词进行分析,意在说明,准确、完整理解二十大报告精神,对于判断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做好各方面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个关键词是“中国式现代化”。
二十大报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部分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代化”这个概念,国人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个概念寄托着一个古老民族矢志不移的浴火重生的梦想。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过“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表明一开始党内就有一种共识,即中国的现代化和西方的现代化一定会有不同,中国搞现代化不会照搬西方的现代化。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到了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这就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已经从泛泛而谈的一般论述变为关于道路问题的正式论述。这条道路的“中国特色”包括: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二〇三五年发展的总目标、未来五年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原则等也都有明确的论述。
“中国式现代化”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也就是说,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就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是没有姓社姓资之分的,但中国的市场经济又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来看,与之相对比的分别是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等。这其实就是要避免其他国家现代化过程中走过的弯路或歧路,同时对未来的现代化国家建设提出了价值规范。这种规范并没有不同社会制度对抗的色彩,相反,它们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盼望过上美好生活的人们也努力追求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些中国特色并不是一个完成时,而是一个需要继续努力的进行时。价值规范最终是要落地为法律和政策,体现为具体的治理过程。这个过程本身也需要现代化,就像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样。
2022年10月16日,市民、游客在天安门广场游览
高质量发展
第二个关键词是“高质量发展”。
二十大报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体来说,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众所周知,早在2013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就提出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中心任务”到“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地位就很清晰了:发展仍然是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立起来。经济的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两者是统一的,或者说,量的合理增长主要靠质的有效提升来实现。比如说2020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但工业的信息化仍然潜力巨大,信息化就是通过质的提升来实现量的增长,而不是追求在原有水平上通过量的增加制造好看的经济数字。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年发展,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要解决人民的生活“好不好”的问题。
事实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虽然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回落,但民众的可支配收入是在增长的。以中国经济现在的巨大体量,即使是新常态下的增长速度,每年的增量也是不小的。未来,随着分配制度的完善,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民众会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发展会更多地造福民众。
2022年6月17日,上海,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仪式
安 全
第三个关键词是“安全”。
相较于以往,二十大报告中“安全”一词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部分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除了把“安全”单列为一部分,报告的其它部分也多次提到“安全”。在未来五年要把握的重大原则中就有一条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毫无疑问,相较过往,安全议题的重要性被大大提升了。这样做的基本前提是对外部环境的判断。二十大报告指出:
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中就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
而从欧美国家来看,经贸关系的政治化程度确实也在提高。这一点,进军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也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
安全议题天然有个特点,就是一旦形成共识,就具有压倒性。道理很简单,没有安全,其它的就谈不上了。因此,一看到“安全”,一些人就会想当然地发出疑问,是不是不要开放、不要发展了。这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对立思维。
安全议题一直都存在,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也离不开社会的总体稳定。今天安全议题的重要性的上升,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过去我们发展水平低,同别人的互补性就多一些;现在我们发展水平高了,同别人的竞争性就多起来了”。问题不在于是不是强调安全过头了,而是如何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是在发展过程中、在开放的过程中维护安全,或者说是以维护安全来保障发展、保障开放。
所以,维护安全,归根到底维护的是国家的主权、发展利益等,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最终目的是要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不被大的风险挑战所打断。不必讳言,这种“打断”的可能性是在上升的,“如果安全这个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理解二十大报告的三个关键词】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fvalve.xrbh.cn/quote/2057.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资讯移动站 http://keant.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