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光影七十年:新中国电影的七个关键词
2024-10-31 20:43

光影七十年:新中国电影的七个关键词


1905电影网专稿 光影流转70年,中国电影与新中国共同奋进。


肩负使命,弘扬时代精神的影片永远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在变与不变中寻找英雄,催人奋进;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助推市场壮大,产业蓬勃;题材多样化,艺术上的作者表达让中国电影成为世界影坛一景。70年来的中国电影,正在新时代的激情中愈发蓬勃。


家国英雄、世界舞台、大片时代、合拍协力、工业进程、银幕数量、产业促进,这些关键词勾勒了70年来中国电影从内容到产业,从创作到政策的素描图景,诉说着中国电影人的真情与初心。


家国英雄

 

英雄是中国电影永恒的主题。新中国成立伊始,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也成为了观众最熟悉的人。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记录着革命先烈的脚步,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从新中国初期的到再叙红色经典的;从到今年上映的。这些镜头对准了历史上的峥嵘岁月,与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与初心。



英雄史诗不褪色,经典为时代赞歌。英雄的定义在与时俱进,但英雄的精神一直在守护我们的家园。革命历史题材是红色基因的血脉相传,和平年代是在各行各业中寻找英雄与楷模。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中也涌现出英雄群像。


在今年十一公映的影片中,改编自1960年中国登山队打破无人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纪录;1975年再度攀登,第一次精准丈量了珠峰高度的真实事件,歌颂了登山英雄们用血肉之躯证明中国高度的动人篇章。



根据川航3U8633航班成功备降的真实事件改编。万米高空上,挡风玻璃爆裂,座舱释压,128个人的生死维系在机长和乘务组身上。机长临危不乱,确保了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这恰恰证明了,每个行业中,都可以涌现出英雄。



聚焦的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立足现实,追忆群体的共同记忆。他们可能是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是热情幽默的出租车司机;是春风化雨的扶贫工作者;或者是空军战斗机驾驶员。在不同的年代里,这些人见证历史,寻找英雄,成为英雄,将爱和信念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世界舞台

 

中国文化走出去,少不了中国电影这道桥梁。


中国电影中独特的艺术形式也一直闪耀在世界影坛之中:动画片中,有木偶片、剪纸片、水墨片等具有浓郁中国色彩和风味的形式;动作片中,有惩恶扬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中国精神传递;文艺片里,有中国导演对色彩光影和故事表达的探索。



功夫一直是中国电影中极具魅力的元素。


从等古装武侠片,到成龙、李小龙等人的功夫片,再到等警匪动作片,中国动作电影独特的叙事与动作和华人动作演员的魅力,成为了中国向世界舞台递出的一张名片。



等影片,在世界影坛上绽放着属于中国电影的光彩。


这里有第四代导演对历史的回望;也有横空出世的第五代导演将个人体验与国家进程相结合而诞生的部部佳作;还有第六代导演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电影是世界影坛中绽放独特魅力的艺苑之花,也正是这些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电影承载了展示中国文化,开启对外交流的重要功能。

 

大片时代

 

2002年底,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号称投资高达3000万美元,成为当年最受瞩目的国产大片。与此同时,影片的公映让观众们重新回归影院,为接下来17年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此正式开启了国内电影的商业大片时代,更拉开了内地电影大片混战的时代,从那时候起开始,电影中多位巨星演员阵容成为了常态。

 

2005年,陈凯歌导演的上映,正式标志着第五代导演开始集体投身商业大片的制作热潮。恰逢互联网的兴起,对于影片的批评,以及后续发酵的“馒头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电影体系距离成熟还有些许距离。



2008年,《赤壁(上)》八部电影票房过亿,推动中国成为当年全球票房增幅最大的电影市场,内地总电影票房首次挤入全球前十。

 

2009年,汇集史上最强大全明星阵容的献礼大片《建国大业》为主旋律电影找到打开商业成功之门的钥匙,堪称里程碑之作。随后,2010年,内地影市全年总票房收入101.27亿,第一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至此,国产电影正式进入“大片时代2.0”,中国电影体系也逐渐成熟化。



2012年,仅有4000万成本的豪取12.67亿,成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单片票房超10亿的国产电影,成功击败等大片。



这代表着《英雄》开启的大片时代的整十年后,大片首次被挤下了票房榜榜首。中国电影市场逐渐步入“内容为王”的时代。

 

合拍协力

 

从改革开放以后,以和为代表,中国电影进入合拍片时代。初期,中国多以协拍方式为主,介入进中外合拍片的工作中。



香港回归之后,内地和香港于2003年签署了CEPA协议,并推出《关于加强内地与香港电影业合作、管理的实施细则》,将电影明确纳入“更紧密合作”的范畴之后,两者的合拍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香港电影可以不受配额限制在内地发行,香港与内地合拍片可享受国产片待遇。

 

2019年4月,中央相关部委颁布五项利好香港电影业界措施,取消了部分限制,同时开放相应的奖励机制,从而促进香港影人拓展内地发展,促进两地不同电影特色的有机融合,能制作更多具有特色的影视作品,共同迈向国际市场。

 

以陈可辛导演的为标志,香港电影人正式开启了北上的步伐。近年内地和香港合拍片在叙事手法、产业形态上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和发展,尤其是在主流题材的类型化创作屡试不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均是代表作。



至于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在过去,多为“协拍”和“贴拍”。如今,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中外合拍开始从创意与剧本阶段便开始介入,如何在电影中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了中外合拍片的重要命题。2017年的和2019年,均是通过好莱坞叙事方式,加上中国精神的表达,获得了全球观众的认可。



工业进程

 

自2002年开始,中国电影在政府的推送下,全部启动产业化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电影产业结构逐渐完善,中国电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借此东风,中国电影市场从2001年仅收获10亿票房,发展到2017年高达559亿元的票房成绩,一举超过日本,已经成为民族电影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事实上,从大爆之后,“工业化”反复被提及。而今年的一炮而红,更是让不少人感叹: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大门已经开启。



所谓的电影工业化,是让电影创作从生产进入流程化、分工细化阶段,并搭配相应的产业标准加以规范。从前期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到后期衍生品的出现,成熟的工业化模式对整个产业链的横向配合及纵向深入都有极高的要求。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并不会复制好莱坞的套路,而是结合中国电影产业特色,建立一套标准且完善的工业体系。乌尔善导演新作便是从剧本开发阶段就制定相应方案,影片将会是一部完全选择用工业化标准制作的电影。



在借助电影工业化的力量,中国电影能实现更多新类型片的尝试,才能实现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真正让国际看到中国电影的进步,

 

银幕数量

 

2016年,中国银幕总数达到了41179块,成为了世界上银幕数量最多的国家。随后两年里,中国影院的银幕数量一直保持着每年近1万块新增银幕数的增长,高速而稳定。

 

银幕数量的增长,是基于基础建设的扎实与经济发展的稳步向前。这一增长则与中国电影票房的增长相辅相成。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首度突破400亿,观影人次突破11亿。接下来的几年中,观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电影题材创作类型不断突破。到2018年,全年票房突破600亿大关,银幕数量也增长到了6万块。



因此,银幕数量成为了中国电影票房增长和电影创作质量的代表。中国电影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给予了影院信心;反之雨后春笋般林立的影院,则对中国电影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浪地球》等影片票房的成功,便是佐证。



银幕数量,不仅是一个每年统计的简单数字。这个数字的背后,承载的是观众们对中国电影的希冀与信心。

 

产业促进

 

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让中国电影终于有法可依,也让中国电影的发展有了国家高度的规范和指导。

 

《电影产业促进法》从电影的制作与摄制、发行与放映、产业支持和保障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得到简化;偷漏瞒报票房等违规现象将被重罚;公益院线将得到政府的出资补贴。



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必须有法可依。《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立法,是我国文化立法领域的一次突破,不仅是对内容和题材创新的鼓励,也将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开放的电影市场,让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步伐迈出的稳定持续。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光影七十年:新中国电影的七个关键词】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fvalve.xrbh.cn/quote/2143.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资讯移动站 http://keant.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