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权威文学杂志《语言文字周报》发布“2022年网络流行语榜单”,“栓Q”“大冤种”“服了你个老六”等热词榜上有名。本报调查发现,这些词不仅在网上流行,在洛阳中小学校园也颇有热度……但与往年不同,2022年流行的部分词语充满戾气,近半数家长对孩子说这些词的态度,从理解、中立转向不满。
调查 过去一年洛阳娃最爱说“栓Q”
由《语言文字周报》评出的“2022年网络流行语榜单”近日公布,“栓Q”“退!退!退”“大冤种”等词赫然在列。记者对我市10余所中小学的1300余名学生进行线上调查发现,以上热词在洛阳校园也比较流行,近90%的学生表示说过,超六成学生还将个别热词当成了口头禅。调查显示,在洛阳中小学校园,学生们最爱说的是“栓Q”,其次分别是“服了你个老六”“大冤种”“芭比Q”等。
“因为爱说‘栓Q’,我被同学们称为‘栓姐’。”洛阳幼儿师范学校学生赵意涵说,她是班里的劳动委员,网上流行起“栓Q”这个词后,她觉得说这个词对她开展班级工作很有利,“请大家交一下班费,栓Q”“请第五组课后留下打扫卫生,栓Q”。“在生硬的要求后面加上‘栓Q’,显得亲切,这让我给大家布置任务时,变得更顺利。”赵意涵说。
河科大附中高一学生许佳宸说,她几乎离不开网络流行语,比如快迟到时,她会一边跑一边自言自语“完了,芭比Q了”;不小心丢了零花钱,她会边捶桌子边说“我真是个纯纯的大冤种”,抱怨自己是个倒霉蛋;当身边朋友因感染新冠而发烧咳嗽时,还未“中招”的她则把QQ头像换成了“退!退!退”三个大字……
“这些话是‘同学圈儿’的暗号,对不上暗号的人没法和大家一起玩。”洛龙区一实小六年级学生董祥鹏说,上学期开学时,和他一起上下学的三个小伙伴不知从哪里学会了“拿捏”一词。“走在路上,他们动不动就说‘又被你狠狠拿捏了’还爱比划一个捏住的手势,然后,他们仨就笑作一团。”董祥鹏说,刚开始,一头雾水的他根本插不上话,四个人走在一起,他显得很尴尬。“回家后,我问了读初三的姐姐才知道拿捏是被掌握、或对某人服气的意思,他们三个是在表达对彼此的认同。”第二天放学时,弄明白含义的董祥鹏立刻和大家一起“拿捏”。很快,他又找回了和小伙伴们亲密无间的感觉。
调查显示,近八成学生是通过刷抖音、哔哩哔哩等视频平台了解到这些热词的,也有部分是通过和同学、朋友聊天时学会的。洛阳外国语学校初二男生小浩(化名)说,他平时不怎么上网,但他的同桌小丽是一名狂热的“追星女孩”。“每次看到她男神的照片,她都要夸张地在班里嚷嚷‘某某某,你是我的神’(“你是我的神”源于某综艺上评委表达对选手的喜爱,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后也用于夸张地称赞某人)。有一次,我没带课本,她非常慷慨地把课本放在我俩中间,我当时感动得脱口而出‘小丽,你是我的神’!”小浩说,很快这句话就成了全班同学的口头禅。
不过,使用网络热词也得掌握分寸。市实验中学初二学生胡璐(化名)说,她和坐了一年的老同桌关系很好,平时常用网络用语调侃对方。“去年9月开学后,我换了新同桌。有一次,新同桌在桌上趴着休息,我又用和老同桌说话那套调侃她,‘你是寄了还是萎了?’(萎了:网络用语,萎靡的简称)结果她生气了,一下午没理我。”
数据 有些热词嘲讽味十足 超九成家长不想让孩子说
1.你能听懂孩子说的网络热词吗?
完全听不懂:24.2%
基本了解:18.7%
大部分能听懂:57.1%
2.你支持孩子说网络热词吗?
支持:7.5%
不想让孩子说网络热词:45.4%
中立,不支持也不反对:47.1%
对于孩子们经常使用的网络热词,家长、老师了解其含义吗?他们支持孩子说网络热词吗?调查显示,75.8%的家长能听懂孩子们说的是啥,且理解程度比往年高了13.9%。令人意外的是,虽然家长的理解度提升了,接受度却下降了——2022年,只有7.5%的家长接受孩子说网络热词,比前一年低了近一半。
家长们的态度为啥会出现翻转?洛二高语文教师闫君说,这种变化可能与2022年的热词所表达的含义有关。2022年流行的热词,不少是宣泄情绪的,有些含有嘲讽的意思。作为一名“95后”,她也喜欢说网络热词,平时打趣学生是“45度人”(又想努力又想躺平的人)——这样的用语不仅无伤大雅,反而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但如果说学生是“大冤种”,感觉就有点儿过分了。同理,如果有学生说她是“老六”,她也会感到伤心。
和闫老师有相同感受的还有西工区白马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张先生。他说,前几年流行的多是“绝绝子”“YYDS”等,孩子爱挂在嘴边说,他觉得也没啥不好的,可前段时间,他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杯,因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屡屡丢球,孩子边看球边叫嚣“大冤种”“寄了”“扑街”……“我觉得这些词戾气十足,对于孩子说这些有点儿反感。”张先生说。
“孩子们有自己的圈子,我自诩是开明的家长,也理解孩子说网络热词,但前段时间流行的‘鸡你太美’,真是害人不浅。”洛龙区一实小学生家长李玉洁说,她儿子是五年级学生,班里流行“鸡你太美”这句话,孩子每天在家哼着、唱着用各种声调,没事儿就说这句话,而她初三的女儿则是明星蔡某的粉丝,听到弟弟在她面前反复哼唱、说这句话,认为是在讽刺蔡某,俩人大打出手。“为了不让女儿、儿子加深矛盾,我现在禁止儿子在家说这句话”。
还有家长提到,孩子用惯了网络用语,会分不清场合,把一些含有调侃、贬义的词用在长辈身上。
“有一次,爷爷上厕所忘了冲水,我儿子看见了,上来就是一句‘服了这个老六’,我听到后,当时就恼了,觉得他没大没小。”爱刷抖音了解不少网络热词的涧西区五年级学生家长赵先生说,虽然事后儿子跟爷爷解释是平时和同学打趣说惯了才会脱口而出,但他还是批评了儿子一顿。
涧西区芳华路小学三年级家长水先生说,儿子通过看抖音、快手直播学会说“啊对对对”。每次他善意地提醒儿子早睡早起、少打电子游戏时,孩子都会用这句回复他。“我觉得他是在敷衍我。”水先生说,往年,孩子也说这些热词,他也理解,很少干涉,但是如果这些词充满了负能量,他觉得还是不说为好。
提醒 孩子的“热词社交”家长尽量别干涉
“时代不同,不必强融。让新老两代人,全盘接受且认可彼此的价值观念、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太现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洁说,网络热词,在孩子们的社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增进友谊,还能帮他们更快融入集体;家长适当说网络热词,则能缩小代沟,增进亲子关系。这两年,尽管不少家长也尝试了解、接受孩子们说网络热词,但这种改变是有限的。如果家长实在无法接受孩子在家使用某个或所有流行词时,可直接向孩子说明,做出约定。其实,只要不是侮辱、诋毁、攻击他人的词,建议家长不必用自己的标准约束孩子与其他人的沟通交往,因为简单粗暴的禁止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催生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过,尽量不干涉孩子们的“热词社交”,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尤其在小学阶段,正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时候,家长要格外注意。
伊滨区和谐小学语文老师王静阁说,批改作业时,她发现有学生把“这个样子”写成“这个亚子”,形容激动会写“太6了”……这些都是网络流行语。小学生更容易被网络热词洗脑,经常说这些词会影响学生口语表达的多样性。如果发现孩子在书面作业中经常误用网络热词,家长不妨带着孩子一起上网查一查这个词的正确含义和写法;平时,多陪孩子看《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电视栏目,并进行探讨、交流,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提高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当调侃、挖苦成为孩子口中的流行语家长要制止吗】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fvalve.xrbh.cn/quote/4557.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资讯移动站 http://keant.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