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传统列表下,内容一般为纵向滚动操作,展示的内容有限。在纵向的内容流里,还可以很好的增加横向滑动的内容区域,而且看起来很整体。比如:知乎
卡片,其实比较像一个容器,你可以把不同维度的内容放入不同的卡片中,使其在内容区分的同时,还能保持界面的统一性。每个卡片都是不同维度,相对独立的,但通过不同大小的卡片归纳后,比起传统列表项 + 分割线 + 标题的视觉效率要高很多,显得更有有秩序。比如:淘宝
卡片是一种拟真元素,可以被覆盖、堆叠、移动、划去,这样能更好的拓展内容块的视觉深度和可操作性。比如:iPhone自带的“提醒事项”APP
如果不在何时的场合盲目的使用卡片设计,也会使你的设计变得低效和空间浪费
如下图:认真分析下,好好的一个通讯录,明明只有简单的头像和名字的元素,非要包裹在卡片里,而且卡片与卡片之间还要留出间距。为了视觉效果,空间这么浪费,并且影响效率。
如果按照微信的策略好友可以加到5000,那找个人不得向上滑死么
“出血”是一种平面印刷中的概念,而“全出血”指的是分隔线横向贯穿整个页面,一般为了区分更加独立性的内容信息。比如:
内嵌式分割线,不同于前者,它一般会在“线”的前面留有缺口,来区分统一模块下的相关内容,目的是为了让用户浏览大量相关内容时,更加高效。采用内嵌式分割线,比较适合这种划分有关联性的内容,同时有提升浏览效率
如下:(知乎的“更多”页面,卡片内采用内嵌式分割线,来区分同一维度下有关联的内容。比如第二个模块里,我的创作、我的收藏、我的关注、我的邀请回答,都是“我”操作后的内容信息;而第三个模块,已购内容、我的私家课、我的Live……都是跟“钱”或“付费”相关的。)
大图为主指的是以图片为主的产品,每张图片本身就可以起到分割的作用,因此,不需要采用多余的线或边框进行分割。如下:
内容有规律指的是,留白间距上下的内容,最好是相对一致的、重复的、亲密的,这样用户会下意识的将其分为一组。如下:(Airbnb采用的无框设计,原因是它们的信息元素很统一、重复,才给人营造出比较整体的感觉。同时,合理的运用大标题也起到关键性作用。)
小众且垂直的产品,一般情况下目标用户聚焦,功能简洁。因此,能够比较好的运用无框设计,跳出传统的规范做出创新的设计。如下:(轻芒杂志,采用无框设计的同时打破传统的移动端浏览体验,更符合它们自己的产品调性。)
(大牙,微信公众号:大牙的设计笔记)若侵,立删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导航形式。底部导航栏位于页面底部,操作方便。但也是因为位于底部,所以导航栏里各个tab的内容不是很突出。(如果你更想让用户时时注意到应用的每个tab的标题,那么顶部tab导航更合适。)
舵式导航是在底部导航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操作入口,其用法与底部导航栏相同。操作入口位于中央,一般设置为发布新内容的功能居多(如小红书),也有功能的主推功能(如百度app)。
点击底部导航栏上的操作入口,一般会出现一个模态浮层:有的是半屏,有的是全屏。至于半屏还是全屏,取决于需要呈现的内容的多少。
这里的操作入口,由于位置极明显,所以需要放置用户高频操作的按钮,或者应用很希望用户点击的按钮。
这里讨论的顶部tab导航,是整个应用的架构采用顶部tab导航
这种导航的操作方式,是通过左右划动来切换不同的tab,而tab位于页面的顶部。这是一种很安卓的风格,它的好处是导航里的每个tab都比较明显。
至于坏处,我认为现在大家还不是很习惯通过左右划动来切换tab。
其实很久以前的安卓版微信,也是顶部tab导航,只是后来也改成了底部导航栏形式。
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应用的顶级导航使用顶部tab导航,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如果你的tab的个数在3~5个,还是推荐大家使用底部导航栏。
分段控件是iOS设计规范里独有的一种控件,最典型的是iOS自带的短信应用中顶部用于切换不同类型短信的这个控件:
分段控件可以包含两个或者更多的分段选项,选项之间的切换,是通过点击操作来完成,这是它和顶部tab导航最大的区别。
此外,它的选项数量比较受限,一般是2~5个,而顶部tab导航则没有这个限制。
使用分段控件,一般是“不得已而为之”,往往是由于手势冲突,不得不使用分段控件这种依靠点击来切换选项的控件。否则,都是能选顶部tab导航就选。
抖音的顶级导航使用了底部导航栏,在首页tab中,由于从右向左划动的手势已经名手有主(划动后打开播主个人页),因此为了防止手势冲突而使用了分段导航。
所以,当有如下情形时,请使用分段控件导航:
1. 应用中左右划动操作已经被占用。
2. tab个数在2~5个。
这种导航,用在某个页面里比较多见(比如新闻列表页),但使用列表来对整个应用进行导航,即应用的最顶层选项以列表形式呈现,还是相对少见的。
列表导航,它有两个特点:
1. 包含的项目数量多;
2. 用户打开应用,目标往往很明确。比如:用户打开备忘录,希望在哪个文件夹添加备忘,往往都是很明确的;用户打开设置,希望设置的项目通常也都是很明确的。
如:QQ邮箱的导航是以列表的形式组织起来的。
在包含项目数量多这一点上,列表导航和顶部tab导航其实挺像的。只不过列表导航是竖向排列,用户需要点击某个选项,进入二级页,才能看到选项里的内容;而顶部tab导航的选项是横向排列的,并且每个选项里的内容是直接展示的。
那么,具体应该选用哪种?答案是:按照用户是“有明确目标”还是”无目的浏览”决定。
如果用户有明确目标,那么列表导航能在一页展示多条项目,方便用户高效查找;而如果用户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随意的浏览,那么顶部tab要更友好,因为每个tab里的内容都直接展示出来,方便用户查看。
但是,顶部tab导航里的选项,越靠后,浏览量越小。如下图所示,由于选项9需要用户连续划动8次,所以能够看到该选项内容的用户已经很少了。
这种导航形式,在工具类产品中使用较多,比如:腾讯手机管家。
宫格导航的本质上和列表导航完全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上,宫格导航更突出图标,
列表导航更突出文字。
轮播导航是一种很小众的形式,现在比较常见的用法是在天气应用中,用于切换不同城市。
其实这种导航和顶部tab导航如出一辙,只是把顶部tab换成了底部的圆点。但也因为换成了圆点,使得内容更加突出,但每个圆点的含义就不明显了。
因此使用这种导航有两个要点:
1. 选项不宜过多;
2. 需保证用户对圆点的内容有一定的预期。
关于第二个要点,比如天气应用,第一个圆点是你的所在地,后面的每个圆点都是用户关注的城市,这一点用户在切换前就已知晓。
如果底部对圆点都是展示同一类的内容,用户在看到第1和第2个,就能猜到后面也是同类的内容,那也是可以的。
抽屉导航是下图所示这种导航形式:点击三条横线(长得像汉堡,所以又叫汉堡包导航),或者从屏幕左侧边缘向右划动,都能从页面左侧呼唤出一个浮层,浮层里通常会包含多个选项。
这种导航的优点是节省页面展示空间,让用户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到当前页面。缺点是,被隐藏的选项点击率较低,选项里的内容曝光量会比较小。
在许久以前,网易新闻客户端就采用的抽屉导航。后来版本升级,改为了底部导航栏形式。由于导航里的选项得到了更好的曝光(常驻在底部导航栏里),因此几个tab的访问数据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关于抽屉导航,QQ应用是做得比较好的例子:QQ把底部导航栏和抽屉导航结合起来,当用户位于底部导航栏中的任意一个tab时,点击左上角的头像,或者从屏幕左边缘向右划动,都能进入个人页。这里的个人页是以二级页的形式呈现的,而不是浮层。
这种设计,无形中加强了用户进入个人页的操作便利性,符合QQ需要突出个人页的产品需要。
(沐风,微信公众号:沐风与体验设计)若侵,立删
有研究发现,在表单上方显示错误信息提示,会对用户的记忆产生负担。当填写错误时,错误信息提示在最上方容易让用户在改正信息的时候要去回忆,到底是哪里填错了,怎样才能填正确。
而把错误信息提示放在表单内部可以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用户主要依赖于即时识别而非回忆,所以会更快更简单地改正错误。
研究证明,内联形式的错误提示可以得到最佳的用户体验,同时这项研究还给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排了优先级(如下图)。放置在左侧的错误消息被评为最差,在上方的被认为难以记忆,下方的被认为比较难记。
西方的阅读习惯是从左到右。当用户视线从输入到错误反馈,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不需要动脑。从看到错误信息提示到输入改正错误,也需要遵循阅读习惯。
把错误信息提示放在左侧区域,违背了西方的阅读习惯。当错误信息提示出现的时候,用户的视觉动线需要朝着阅读习惯的反方向移动。这会让用户感觉到不自然,而且这会违反直觉,因为用户预期高优先级的元素应该是在左侧。
把错误信息提示放在左侧让人感觉比输入项更重要。但是输入内容显然是更重要的,因为用户需要聚焦在输入框上,修正他们的输入。
当错误信息提示放在输入框的上方,而表格上方有标签项的时候,用户会经历更高的认知负担。这是因为错误信息提示和标签混在一起,很容易让用户产生疑惑。
根据临近原则,当用户尝试去阅读错误信息提示或标签的时候,这两个文本会产生视觉混乱,所以结果是难以聚焦而让用户分心。
手机屏幕缺少横向空间去展示输入框两侧的错误信息提示,这就意味着放在右侧的错误信息提示对于手机端表单来说不是最好的位置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把错误信息提示放在输入框下方,这是用户第二偏好的位置。尽管这不符合用户的从左到右的自然阅读流程,但符合从上到下的阅读顺序。
当用户阅读文本时,他们的视线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看。错误信息提示在输入框的下方是符合垂直的阅读顺序的。需要注意的是,把错误信息放在输入框下方时,不要与表单项目标题靠的太近,会容易形成干扰。
(输入框的右侧或下方都是错误信息提示的最佳位置。选哪个位置取决于你需要做多少工作。
如果你想节省时间,桌面端和手机端设同一套的话,选下方位置。
如果你有时间和资源为两端做不同的设计,那手机端选下方,桌面端选右侧,这个方案可帮助缩短用户在电脑端的视觉路径。)
总结一下,错误信息提示的位置应该和用户的阅读流程保持一致,这样错误改正用到的成本最少。当减少用户操作和思考的时间精力,用户就能更快完成表格。没有人喜欢填写表单,因此,帮助用户更快地填写表单,产品的体验才能变得更好。
(作者:UX Movement)若侵,立删
原文:https://medium.com/@uxmovement/the-best-place-for-error-messages-on-forms-6e9e84740be8
评论是指:针对于事物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自我印象阐述。
评论目标一般为:提高产品活跃度,提高用户黏性,增加用户互动,营造良好氛围,不同产品类型可能目标有所不同,这里仅做简要概括。
对于产品设计者来说:做该功能的动机可能是:增强产品关系留存、打造社交关系、营造某种氛围、市场上大部分产品都是这么干的等等。
对于用户来说:查看评论动机在于了解他人对内容的看法,希望有所收获;而发表评论的动机在于发表见解或表达态度,并希望获得反馈及认同。
不同产品类型,用户动机存在差异,应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评论类别指的是:依据用户互动性的不同程度所划分出来的评论形态,分别包括:单向评论、双向评论、多向评论。
单向评论:用户评论后,任何人均不可回复。
双向评论:用户评论后,仅作者可回复,互动次数可定义;如微信公众号文章、得到专栏。
多向评论:用户评论后,任何人可回复,且可多次互动;如微信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
评论的互动操作一般有:回复、点赞、认可、亮了、顶、踩、水等等。
其中点赞、认可、亮了可归于一类,动机为表达喜欢、赞赏、认可等;顶、踩、水可归于一类;顶同样表达认可,并愿意推荐出去,带有推荐曝光因素在里面,因为顶本身与排序有所关联;而踩/水则是顶的相反操作,表达不认可,觉得评论内容太差。
该类操作主要设定好操作前后的交互规则即可,能明确是否可取消操作。
回复,则视产品所采用的评论类别而定,并设定好展示样式即可,该点与展示结构有关系,接下来将讲解评论区的展示结构。
评论区通常是内容的延伸,且是用户互动活跃的区域。目前各大知名产品如抖音、微信、微博、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腾讯新闻、脉脉等 均有活跃的评论区,且展示结构不一。
目前主流的产品中,大多选用多向评论类别,以下均以多向评论类别的展示结构进行讨论。常见的展示结构有 主题式、平铺式、盖楼式 3种结构,如下图所示:
主题式展示结构是将一级评论作为主题,将该评论的所有回复(即二级评论)全部显示在该主题范围内。
优点是:一级评论与二级评论关系清晰,每条一级评论均可成为话题互动的延展,同时二级评论区域方便用户浏览对话过程,有利于提升用户互动,营造热度。
缺点是:当展示过多二级评论时,一级评论的曝光度有限,对于评论的排序和过滤要求更高,且二级评论可操作空间较少难以给出操作区域。
采用这种展示结构的主流产品有:微博、小红书、陌陌、腾讯新闻等。
平铺式展示结构将一级评论与二级评论同等看待,以用户为主,展示用户当前评论。
优点为:让所有评论均获得曝光的机会,可以营造相对客观的评论区,且每条评论的操作空间相同。
缺点是:评论回复内容没有连续性,导致后来者浏览对话体验较差,对于话题互动延展相对困难。
采用这种展示结构的主流产品有:网易云音乐、脉脉职言、得到笔记、等。
平铺式展示结构还有另一种形式,即在回复中引用原评论的形式,如下所示:
盖楼式展示结构是网易新闻的经典之作。
顾名思义,盖楼式展示结构是将每一条回复连同前面该评论和所有回复一起展示出来,好比将评论当作地基,将该评论的每一条回复当作楼层不断盖上去,过程像盖楼一样,评论区看起来火爆震撼。
这种结构优点在于:将所有引用的楼层内容全部展示出来,对话过程清晰可见,阅读连贯性好,视觉上也具有冲击力,当楼层足够多时场面比较热闹震撼。
而缺点也显而易见:盖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重复或相似的内容,对于后来者或后面的评论来说体验较差,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将中间重复的内容折叠起来;还有就是如何引导大量用户进来参与盖楼,是一个比较难的点。
采用这种结构的主流产品有:网易新闻、A站等。
上述3种展示结构没有孰优孰劣,只有适不适合,还需根据产品类型及调性,结合预期用户量进行考虑。
主要考虑时效性,分为:时间顺序,时间倒序。
时间顺序:提高评论对话的连续性,提高用户体验,让后来者轻松浏览,愉快参与;并且有的产品延伸出来的占领沙发的寓意,最早评论的曝光度最高。很多产品采用时间顺序排序,比如:百度贴吧、天涯论坛、豆瓣、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等。
时间倒序:将最新评论展示给用户,让用户及时看到最新评论及回复,注重当下的即时交流,较新的评论可能价值更大。采用时间倒序排序的产品有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等。
根据用户点赞的数量来衡量评论的热度,并以此进行排序。
一般只按点赞数进行倒序排列,将点赞数高(热度最热)的最先展示。用户进行点赞即表示对内容的认可或赞赏,将该内容优先展示,一方面可以引导用户在该评论下创造新的话题互动,制造热度;另一方面激励用户向被认可或赞赏内容的方向进行内容生产,有利于评论区的活跃及氛围创造,如网易云音乐、抖音等已成为产品的特色,吸引着用户不断地消费,从而刺激生产。
根据用户回复评论的数量来衡量话题的互动性,并以此进行排序。
一般也是只按回复数进行倒序排列,将回复数高(互动性强)的最先展示;一条评论越多人参与回复,则表明该评论具备话题性,有时候还可能在该评论的回复区已经衍生了与原内容无关的另外的话题了。
将较多人回复的评论优先展示,一方面可以吸引用户进来消费,用户可能在其中收获到知识或帮助;另一方面可以引导用户参与评论互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做分类聚合,避免重新信息的产生与展示。
这一点在社区产品或社交产品上比较常见,如小红书在评论区的回复区域设计,也是由小红书分享生活或商品的定位而决定的,当然每一款产品不都单纯由一个维度来决定其评论区的排序的。
正如上所说,市面上大部分知名产品的排序机制不单单采用某一个维度,而是多个维度组成并有特定的算法支撑的——类似热度,精选评论,相关评论等等。
大部分新产品是未验证用户需求,或定位,产品调性未经市场考究的,建议设计角度以简单,快速验证为主,采用某个维度先验证,再根据用户及市场反馈进行调整。
当然了,选择哪一种排序机制,还是得根据产品环境设定来具体规划,可以设想用户所处的环境,可能的场景,以及你希望营造的氛围。
这里仅简单介绍几个常见的维度,关于其他维度还需要持续地挖掘,也欢迎大家提供见解。
评论加载形式一般有:分页加载、上拉加载、自动加载
几种形式,很明显,前面2种均为手动加载,需要用户进行操作,而自动加载则由系统完成。
一般应用在PC端,是PC时代的产物,由于占用空间和样式上的问题一般没有应用在移动端。
分页加载的好处:一方面是给予用户对所浏览内容的一个预期,让用户明确知道信息量;另一方面是有利于定位和回看信息。
坏处就是:打断了用户的浏览,需用户进行思考并做出选择。
在移动端较为常见,应用广泛,符合用户在移动端浏览内容的手势操作,目前用户习惯已被培养完全,没有教育成本。
上拉加载的优势在于:节省用户流量,当用户需要再进行加载,比较符合信息流形态的产品;且用户的认知负担较轻,无需思考去哪查看信息。
在PC端一般表现为鼠标滚动无限加载,在移动端一般表现为滑动无限加载。
自动加载是一个与分页相反的交互模式,信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或是停顿。当页面滚动到底部,新的信息就会被自动加载进来。目前各社交、新闻信息流产品均使用该方式。
优势在于:用户不会被打断,可以顺畅的一直浏览下去,沉浸其中,非常符合信息流产品。
劣势在于:用户没有预期,回看信息较难,且服务器负荷相对较重。
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制定不同的字符长度,若限制字数较少则在输入时展示字数情况,超出则警告提示
@用户比较适用评论互动性高的产品中,如新浪微博,看到好的内容想分享给好友。那么@用户的名称需不需要高亮、被@用户需不需要消息提醒、@用户开不开放个人主页入口等等,这些细节问题则可以根据自身产品进行考虑。
表情设计得好的话,用户广泛使用后可以成为产品的一大特色,提高产品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如百度贴吧、小红书等。
具体是否支持表情还是需要根据自身产品进行考虑,建议未定性的产品可先不考虑。
适当的评论管理,指的是后台需有对应功能给予运营人员对评论进行管理,比如:评论审核、评论删除、评论置顶、敏感词过滤等等,该部分需要产品人进行比较细致的思考与设计,形成闭环。
(作者:@Schaw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若侵,立删
先从搜索框的设计思路说起。UI元素不多提,主要强调一下宏观上“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设计搜索模块”的产品思维。
我们看看iOS系统、产品经理APP、淘宝、Google的搜索位置和设计(如下图),从左到右依次是手机系统->阅读类APP->电商类APP->搜索引擎的代表,用户在这些场景里对搜索的需求依次增强,搜索在页面上的表现形式也依次增强:搜索半隐藏->搜索icon->搜索在顶部栏固定->索索是首页主体。
产品经理APP,搜索功能以icon的形式放在首页右上角,它的搜索功能非常弱(搜索结果常常不如人意),首页强调的是运营的结果——“你应该知道”的信息,弱化了搜索功能——“你想知道”的信息,也可能是出于开发成本的缘由弱化了搜索。
在抖音和快手APP里,抖音将搜索功能以icon的形式放在首页左上角,快手将搜索功能放在个人页(二级页面)里,体验下来,抖音的搜索功能的体验比快手更好,快手也是避短了。以上从本质上说,都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
搜索icon背后的逻辑是通向“理想结果”的通道,大致分为四步:
1. 用户输入内容(称“query”)
2. 分析用户搜索意图
3. 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对内容进行筛选召回
4. 对召回后的结果进行排序
用户在搜索框输入的内容,常见的是文本,现在也有图片、语音的方式。
在搜索框内设置“引导暗文”屡见不鲜,它既可以教育新用户可以搜索哪些关键词(如下左图),也可以承担运营推广、商业化的职能(如下右图)。
用户有时候会重复搜索同一内容,保留搜索历史就显得有必要了。移动APP的搜索历史记录大致有两种展示样式,列表式和按钮式,按搜索时间倒序排列,超过显示条数会被折叠。搜索历史删除功能有单条删除或一键清除两种。
搜索历史记录下常配有热门推荐、特色栏目、话题榜等运营模块。在资讯APP中,以热度榜最为常见,以“标题+热度值或热度角标”的方式出现,让用户能快速了解当前的热点从而点击感兴趣的内容进入“消费场景”。
这些模块涉及各自的排序算法或业务逻辑,其中蕴含商业化和运营价值,如在热议榜中穿插运营活动或广告或搜索挂件,但要注意热度和体验的合理性,避免出现突兀感降低用户的信任感和体验感。
如果内容类型较多,产品会倾向于先让用户限定范围再搜索,使搜索结果更精准,如微信搜索(如下左图),也有的APP是在搜索结果上做分类,如资讯APP(如下右图)。
除了历史搜索,有没有其他提高用户输入效率、降低输入错误率的办法?
自动补全是不错的方法。这是基于产品定位或基于用户行为/画像的联想部分,对于前者的理解,如用户在京东APP上搜索水蜜桃,用户是想购买水蜜桃,而不是想搜索水蜜桃的百科;对于后者的理解,如用户先前浏览过阴阳师手办,当他在搜索框输入“阴阳师”的关键词时,“阴阳师手办”会是自动补全的首选。
另外,当用户点击搜索按钮后,若需要等待搜索结果,需要有加载提醒的标识,避免用户认为搜索功能无响应。
对用户搜索意图的分析涉及分词和词语处理。
分词也称“文本词条化”,但总的来说用户更倾向于输入“连衣裙 蓝色”代替“我想要买一条蓝色的好看的连衣裙”。分词依赖分词库和词性判断,前者需要维护一个和产品定位相匹配的词库(市面上已有很多开源且丰富的词库), 词库的维护涉及新词发现,从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将新词发现的流程自动化,人工抽检即可,例如词语“中国有嘻哈”是2017年才有的新词,代表一档Hip-hop音乐选秀节目。而词性判断涉及用词性库和上下文去分析词语的词性。
词语处理包括停用词过滤、同义词/近义词转换、词条归一化、自动纠错等。
停用词过滤指剔除“的”、“了”这类无意义的词或字,主要是通过词或字出现频次判断,市面上也有可用的停用词库。
用户在使用搜索的时候难免会有输错关键词或表意不清的情况,这时候理解用户搜索意图需要“自动纠错”,主要是通过噪声信道模型去纠正用户的错误输入,纠错的类型一般有:
1. 同音纠错;
2. 形似字纠错;
3. 多字、少字、错别字、顺序错误;
4. 模糊音纠错,对英文输入来说,还有大小写归一化、词形时态的纠错等。
结果页顶部最好保留疑似错误关键词的搜索结果入口,避免机器误判损伤产品体验。
在对内容进行召回前,我们需要通过索引去连接内容,就像查字典时用的查字目录。搜索的索引是倒排索引(inverted index),可以简单理解为“需要根据属性的值来查找记录”。
以电商为例,如下图:
召回内容时一般根据相似度分值择优召回。以资讯APP为例,即计算关键词和文章的相似度,通常是通过tfidf算法计算关键词和文本的相似度(标题、摘要、正文等不同文本有不同权重)或通过embedding(向量化)召回。
排序可以考虑内容静态分,评论、点赞、收藏等业务数据可以是影响最终score的因素。如果有个性化部分(如电商),机器会基于用户画像,在召回和排序的时候将用户可能最关心的内容优先召回和排序。重排环节加上业务逻辑,如商业化广告、运营活动等,该次搜索的结果展示list就准备好了。
对于时效性要求比较强的产品,如资讯APP,还需要加上一个时间衰减因子,避免将老旧内容先推出。
搜索结果展示页,常规的是根据相似度计算+业务逻辑的“关键词推荐”,另一种是“联想推荐”,适合的场景有:
1. 在没有搜索结果或搜索结果较少的情况下“拓展”推荐,总比一个空白页好;
2. 除正常的搜索结果外,补充根据用户画像匹配的内容(用户感兴趣的概率高)或通过大数据计算出来的内容,作为一种兜底策略;
3. 承担某些运营功能。
另外,在搜索结果页的一个小技巧,对命中关键词的文字进行高亮显示,让搜索结果更加“一目了然”。
以资讯APP为例,我们来看看搜索优化的核心目标、观测指标和算法评估指标。
核心指标:搜索成功率=有点击的query次数/总query次数(成功的定义可以是一次搜索后有消费行为,如满足时长指标的点击等)
全链路指标: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搜索商业化有:
1. 搜索框引导暗文
2. 搜索框皮肤
3. 搜索热门榜单
4. 热门搜索挂件
5. 搜索结果页优先推荐
6. 搜索彩蛋
目前资讯APP的搜索较少个性化(电商搜索有部分个性化),主要是基于NLP去设计开发搜索功能。随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发展,搜索的技术和功能设计也将会在NLP基础上,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往理解用户(query understanding),搜索延展(query expansion )、搜索推荐(query suggestion)纵深,如深度学习模型训练、Learning to rank,如根据用户搜索后的点击行为选择训练集等等,从而设计出更“贴心懂你”的搜索。
我们通过几个问题感受下这种趋势:
· 如果一次搜索无消费行为,二次搜索策略将如何优化?
· 从大数据上看,某个关键词的搜索结果中,大多数用户倾向于点击一个相关性不如前排的内容,是否可以使用这类数据优化相关性的限制?
· 用户在搜索结果页点击内容A后大概率会点击其下的相关内容B,这种用户行为数据能否用在搜索的优化上?
· 一个喜欢吃苹果和一个喜欢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他们某些关键词的搜索结果会一模一样吗?
(作者:@张小喵Miu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若侵,立删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UI设计师必备交互设计知识】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fvalve.xrbh.cn/quote/5466.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资讯移动站 http://keant.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