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播出的唯一一部历史正剧《大秦赋》于近日收官。这部历史巨作,由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腾讯企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品,作为“大秦”系列的收官之作,备受瞩目。
《大秦赋》一方面不负期待——在画面与制作上,依旧保持了前作精良的水准,甚至在战场画面呈现上更为完美;另一方面,话题度高涨——两极化的评价,将该剧的话题度拉满,使其作品热度与前几部作品相比上涨了一个数量级——以豆瓣打分人数为例,前三部打分人数大概在4万-5万,而《大秦赋》已经有超过10万人次为其打分。总体而言,是交出了一份有“市场影响力”的终章答卷。
伴随着关注度的上涨,《大秦赋》的负面声量也随之上涨,部分观众对该剧并不满意。《大秦赋》的用心制作却带来争议,剧方是如何看待舆论上的两种不同声音呢?抱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采访了主创团队。
01
数读《大秦赋》:热度空前,反向拉动前作播放及评论量
《大秦赋》讲述的是国人最为耳熟能详的历史,这造成了它从开播前到开播后,关注度都相当高。
根据德塔文数据显示,《大秦赋》不但开播前多次登上过德塔文待播剧景气榜TOP20,且在播期间,七次问鼎德塔文在播剧景气指数榜。
开播以来,《大秦赋》的景气指数经历了早期拉升,中期平顺,尾部跌宕的动态过程,整体上来讲,处于上涨状态,在播期间平均景气指数1.013,热度属于今年电视剧前列。下图显示了《大秦赋》至今的景气指数变化情况:
12月3日,《大秦赋》以景气指数0.7首次登榜,其初次登榜指数高于同期在CCTV-1播出的《装台》(后者初次登榜指数为0.36),反映了《大秦赋》作为“大秦”系列的收官之作,由前三部积攒而来的预热期基本面,同时也反映了观众对《大秦赋》较高的期待值。
12月7日,《大秦赋》首次登顶德塔文在播剧景气指数首位。在受众群体相对局限的历史正剧中,表现抢眼。受《大秦赋》带动,“大秦”系列的其它三部作品的播放量也相应呈现上升趋势。
在讨论人数实现数量级增长的同时,《大秦赋》的口碑却有两极化的发展。对《大秦赋》评论语调进行的分析,我们发现,它的正负向情绪占比中,正面评价占52%,与负面评价近乎呈现对半开的状态。
对评论进行详细拆解后,发现一些可循之迹。
首先,导致《大秦赋》口碑下跌的事件点,源于演员荧幕年龄与角色年龄的不适配,继而带来的出戏感。让实际年龄40岁的张鲁一,在第9集时出场,扮演13岁登基的少年秦王嬴政,很难让观众对角色产生认同感,从而导致豆瓣评分开始逐日下跌。网友评论大抵如下:
针对这点,《大秦赋》主创团队在接受徳塔文采访时做出正面回应。
主创团队表示:“这个决定(让张鲁一在第9集时出场)当初确实存在过争议,亦是经过了反反复复的讨论、争执及衡量。”
最终作此决定的原因,是“因为嬴政归秦以后,戏剧的主线就开始往他身上挪,而且赋予这个角色身上的思想性、戏剧性等内在的东西越来越重、越来越深,为了呈现的稳妥一些,做了这样的抉择。”
面对播出后来自观众的吐槽,主创团队坦然认错,表示因为顾虑太多,反而令演员为难,令观众不适的教训,确实值得认真反思和汲取。
其次,针对《大秦赋》另一个较为鲜明的槽点,是指责赵姬、嫪毐戏份过多。这个论调是否立得住?也不尽然。
从角色上来说,赵姬虽然从第1集出场一直熬到了第72集下线,但自第47集“嫪毐车裂”后,赵太后基本上就是位活在台词中的太后。
再说嫪毐,嫪毐自13集上线,直到47集下线,其主要的戏份集中在第34集”成嬌叛乱”之后,有大约13集左右的剧情,而就在这13集左右的剧情中,仍夹杂着魏国求和、嬴政加冠、扶苏出生、春申君之死等戏份。只能说因为嫪毐这段戏份相对集中,而容易让人留下印象。
与此对应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事实是,《大秦赋》7次登顶德塔文在播剧榜首的时机点,正是嫪毐与赵姬的剧情点。
12月7日《大秦赋》首次登顶德塔文在播剧榜首的对应剧情中,即有嫪毐入榻伺候赵姬,其后的12月12日、13日,乃至再之后的12月15日-17日,对应的正是嫪毐兴风作浪直到下线的剧情。反而从64集吕不韦死后开始集中展现的“灭六国”剧情阶段,景气指数不升反降,排名也相应滑落,观众热议度下滑。这种越骂越看的微妙,似乎与该剧的受众群体有关。
与其它作品寥寥数语的短评不同,在《大秦赋》的评论中,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都不乏洋洋洒洒几千字,逻辑在线,条理清楚,论证清晰。实可谓爱得深沉,或许也正是因为爱之深沉,故而责之恳切。
从网友的讨论中不难发现,与其他剧热词画风明显的情感偏向相比,《大秦赋》的舆情热词相对偏中性,主要讨论方向来自剧情本身以及来自系列剧本身,例如“大秦帝国”、“嬴政”、“秦始皇”、“秦皇”、“奋斗故事”。展现出历史剧观众相对客观与平静的观影情绪,亦与《大秦赋》的核心受众年龄及性别,呈正相关性。
《大秦赋》受众男性高于女性,且最集中的年龄段为25-34岁。这种画像是典型的非偶像剧的受众分布,这让《大秦赋》在剧情方面,经受着严于常规剧的考校。
02
十数载磨一剑,专属系列剧的“匠心”
或许正是有珠玉在前,《大秦赋》自筹备那日起,便承载良多。《大秦赋》的主创团队向徳塔文表示:“大秦系列剧从第一部《裂变》中秦孝公变革图强开始,到这部系列剧的收官之作《大秦赋》,故事是连贯的,始终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在代代秦王、秦人心中传承,那就是强国之志,是一统天下之志,这一点上,《大秦赋》与十三年前的《大秦帝国之裂变》是相通的。”
不管是从《大秦帝国之裂变》中,秦孝公留下了壮志未酬的豪言:“假使再给我二十年,嬴渠梁定当金戈铁马定中原,结束这兵连祸结的无边灾难”;到《大秦赋》中,嬴政慷慨激昂的说出自己的心声:“只有天下一统,才能开得万世太平”;
还是在音乐上,《大秦帝国之裂变》里反复出现的“纠纠老秦,复我河山。血流不干,死不休战。”与《大秦赋》中反复吟唱的《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这些前呼后应的勾连之处,亦是这类系列剧才能创造的匠心所在。
《大秦赋》在拍摄制作方面,这种无处不在匠心,早已深透剧的肌理。这是个100分的团队,用120分的努力跟诚意,希望给出一个合格作品的考究过程。
《大秦赋》的摄制团队堪称电视剧中的“顶配”:美术总监霍廷霄,作为张艺谋的御用美术师,以《英雄》、《十面埋伏》、《唐山大地震》、《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香港电影金像奖。
音乐总监赵麟几乎搭遍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一声叹息》;冯小刚的《芳华》;许鞍华《玉观音》;李少红《人间四月天》;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中均有他的身影。
造型总监陈同勋曾负责过《妖猫传》、《赵氏孤儿》等电影,及《乔家大院》、《京华烟云》、《新三国》、《甄嬛传》等电视剧的造型设计。
视效指导康一宁代表作有《集结号》、《唐山大地震》、《海上牧云记》、《长安十二时辰》。摄影指导郭增友的代表作是《琅琊榜》、《北平无战事》、《我是余欢水》、《战长沙》。每一部作品,单拎出来都颇有分量。
这样的团队,在整个拍摄中用120分努力的创造着。从《大秦帝国之裂变》到《大秦赋》,剧中从战国中期到战国晚期,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进步,秦国从积贫积弱到至强至盛国力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从视觉呈现上,从美学风格上,《大秦帝国之裂变》展现的是一种朴素坚硬的美,而《大秦赋》是浓墨重彩的、是气象更加磅礴的。
为了创造这样的效果,主创团队接受采访时表示:“美术总监霍廷霄团队和造型总监陈同勋团队花了很大的气力研究资料,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又加入自己的想法才呈现出来的。比方说,剧中一比一复制了一套完整的曾侯乙编钟;剧中秦军的头饰、甲衣等也是最大程度还原兵马俑的。还有像剧中出现的虎座鸟架鼓、莲鹤方壶、齐人形灯以及饮酒器皿等等各种道具都是严格还原一些出土的先秦文物的,还有从华阳夫人、赵姬到冬儿等女性角色的“红妆翠眉”也是秦汉时期很流行的女性妆容。”
《大秦赋》完整拍摄时间长达200多天,加上后期制作,整个摄制周期超过一年。单是新疆的外景部分,2000多人的剧组就在当地从八月酷暑蹲到了十二月的寒冬。主创团队回忆称在新疆多变的天气中,演员与剧组都是在极限中咬牙坚持。
“剧中有一场东周君出城投降的戏,就是在已经很冷的时候拍的,按照周礼中投降的礼数,投降的国君要“肉袒”,就是光着上身。那么冷的环境下,演东周君的老演员二话没说,就是按照戏的表现要求那么演了,演完后整个人哆哆嗦嗦都快冻木了。”
匠心精做的好东西,自然能被观众品出来。在油管上关于《大秦赋》的评论中,近乎一面倒的都是对美术、场景、战场场面方面的褒扬。
03
细思深嚼,为秦作“赋”的群像故事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擒文,体物写志也。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大秦赋》描写的这个时代,比之“大秦”系列的前几部作品,人物跟事件都更为纷繁。这是《大秦赋》主创团队的认知。
本作导演亦是《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导演,对比《大秦赋》与《大秦帝国之裂变》,主创团队表示:“内容上来说,《大秦帝国之裂变》的故事线索相对来说很集中,就是孝公与商鞅变法;而《大秦赋》的主线、复线交错,内容就很多了,出现的历史人物也更多。这些线索和人物是嬴政时期丰富的史料给予我们的素材,创作上的难度和广度增大了很多。“
据徳塔文统计,《大秦赋》中拥有角色名的演员多达176位,除去14位饰演婴儿、幼年、少年时期的演员以及8位诸如云阳县令、韩国密使、礼官、宗室老者等仅有角色名的,其余154位,均有姓名。如果将这些有名有姓的角色平均分布到78集的剧集中,平均每集至少都有2位新登场的人物需要描写。
事实亦是如此,整部剧直到最后几集,仍有像荆轲这样的重要剧情角色初次登场。故而,为“秦”作“赋”,以铺成其事而直言之的形式,或才能做到以或轻或重的笔墨,将这些人物一一带过,勾勒出那幅公元前200多年的完整画卷。
《大秦赋》的主创团队认为,《大秦赋》其实是一部群像戏,“不论帝王将相、公卿大夫,还是士兵、庶民、士子、商贾,都在这部剧中展现着各自的状态。对我们今天的观众来说,或许早已知道这些历史事件的结果、历史人物的命运。但是,这些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中争斗、博弈、挣扎、无奈……被生动的演绎出来,历史的趋势脉络被清晰的展现出来,激起大家的讨论和思考,历史剧的作用也就达到了。一条主线串起人物群像,形成饱满的故事,生成一幅有虚有实的史诗长卷,演绎一段历史,传递一种精神。”
同时,为了匹配这种铺陈纸笔、直言其事的风格,《大秦赋》在镜头语言的表现上,多采用远、全等大景别,整个运镜上相当克制,观众多以全知的上帝视角旁观剧情。
主创团队表示此乃刻意为之:“ 大秦系列历史剧还是尽可能的做到在内容上贴合历史脉络,大事不虚;在视觉呈现上更克制一些,将主观镜头适当减少。让观众随着剧情故事游走历史中的同时,也保持着对历史进行审视、思考的空间。”
而剧中对于人物的塑造以及人物关系的构建可是说是最花费心思的:“人物的定位不是非黑即白,人物关系不是非爱即恨,而是复杂的,是多面的叠加,这样才使得人物更加生动、真实,人物关系的曲折反转直接推动戏剧冲突的发展。”
嬴政与吕不韦之间的人物关系一直是全剧最重要的人物关系,直接推动着主线,承载着主题。
主创团队设计嬴政以身世问题求证吕不韦,甚至说出要跟着吕不韦离开秦国的话,其思考是“嬴政其实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试探吕不韦,他想知道真相,这在他那个年纪那个节点对他来说很重要。”
他们的关系几经反转,最开始吕不韦果断丢弃嬴政带着嬴异人从邯郸出逃,嬴政归秦后吕不韦又教导嬴政治国之道,华阳宫变事件中吕不韦拥戴嬴政上位,嬴政亲政后吕不韦开始擅权。这部分,主创团队表达的是“二人不仅是王权与相权的斗争,更是两种治国理念的分歧。嬴政为早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摆脱了仲父之情、扶立之恩的牵绊后果断开始罢相行动,吕不韦离开咸阳前二人又冰释前嫌,这种深层的人物关系的塑造是对创作者最大的考验。”
针对嬴政与芈华一见钟情的戏,许多观众提出争议和批评,主创团队也表示了“完全能够理解”,因为:“千百年来千古一帝秦始皇在许多人心中已近乎成神,《史记》等史料中也没有关于秦始皇感情戏的记载,但是,作为一部详细展现秦始皇人生四十年、从出生到一统天下的电视剧,我们如果忽略、不展现的话,也仿佛在全面展现嬴政上有缺失;再者,在十九、二十岁那个年纪,嬴政最想做的事就是亲政,早点手握王权就能实施自己的抱负,但是要加冠亲政就得先大婚,要大婚就得给他安排一点感情戏,总不能在大婚现场突然冒出来一个秦王夫人吧。冬儿的死也是有始有终的,虚构这个人物的目的,就是想在孤独的帝业路上,能够给嬴政哪怕一丝温暖陪伴。”
嬴傒的安排,则是:“我们从剧中可以看到他的成长,从一个鲁莽的公子到深明大义的渭阳君,也可以看到他的纠结,对王权的觊觎、赵姬的暗恋与对秦国的大忠、对宗族的大义交织在一起,刚猛与隐忍的性格并存。华阳事件中嬴傒跑去质问赵姬,就是他从复杂的心理交织中走出来的具体过程。”
正因为这样的群像设定、人物塑造跟拍摄手法,《大秦赋》百来位留下姓名的出场中,潜藏着大量需要一定历史积淀来琢磨的人物,较之现代剧、偶像剧、言情剧,它还是一部骨子里有一定门槛的历史剧。
例如,先弄弄清楚诸国诸“君”,谁是谁,对于不谙这段历史的观众,似乎就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前两集死了一位春申君,后两集又封了一个春平君。你以为你知道龙阳君?这不还有陵阳君、频阳君、渭阳君......
又或许,如手持放大镜欣赏《清明上河图》般的反复观看《大秦赋》,方能咂摸出那层不一样的意趣。
(撰稿:小文子)
以上为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原作者:
小文子|德塔文影视观察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专访】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fvalve.xrbh.cn/quote/690.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资讯移动站 http://keant.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