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1
爱心厨房,最暖人间烟火
——万佐成熊庚香夫妻先进事迹
万佐成,男,汉族,1954年7月生,群众;熊庚香,女,汉族,1956年3月生,群众,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石泉村村民。二人系夫妻。
“炉子烧起来了,火就不能灭。”万佐成夫妇在省肿瘤医院旁的小巷里开办了一家“爱心厨房”,18年如一日,为众多病患家庭提供锅灶炒菜,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从一个普通的油条摊到众人皆知的“爱心厨房”、“一元厨房”,万佐成夫妇在这片狭窄的空间内传递出浓浓温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家属提供锅碗瓢盆、炉灶煤火、柴米油盐,象征性的收一块钱成本费,只为让病人吃上热气腾腾的“家的味道”。全年365天的忙碌无休、执著坚守,源自他们内心的善良。
2021年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来自江西南昌的“爱心厨房”创办人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获得殊荣,却并未现身录制现场。因为他们一旦离开,省肿瘤医院的病人和家属就没法在他们开办的“爱心厨房”里做饭了。
从2003年到2021年,延续18年不灭的炉火背后,是平凡夫妇无私奉献的人生境界:从起初的免费,到应众人要求炒一个菜收5角钱,再到近些年才涨至1元。时光流逝却始终价格低廉的背后,是万佐成夫妇“保持收支相抵,亏一点也不要紧”的责任担当。
“炉子烧起来了,火就不能灭。”这是万佐成夫妇的信念,也是从“爱心厨房”传递出的希望。
一炉“多余的火”,给遭遇病魔侵袭的家庭献上爱心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南昌新建区人,年轻时便开始租房卖油条。2003年,49岁的万佐成携妻子熊庚香将早点摊搬到了江西省肿瘤医院旁边的石泉村,支起一个煤炉,售卖现炸的油条、麻圆。因为人流量较大,生意做得相当不错。
感知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并与他们“牵手守望”,始于一次偶然的询问。
万佐成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个场景:一天早上,夫妻俩炸完油条后,炉火还挺旺。一对40来岁的夫妻,推着自行车朝油条摊走来,车上坐着一名10来岁已被截肢的孩子。“老板,你们炉子里面剩下的火,可不可以给我们炒个菜,我给点钱给你。孩子得了骨癌在医院治病,就想吃妈妈做的菜。”带着哽咽的请求,万佐成听得鼻子发酸。他二话不说,连忙腾出炉灶,拿出铁锅和调味品:“你们来炒,这也是多余的火,不要钱!” 正是这炉“多余的火”,让万佐成夫妇意识到,可以为那些正遭遇癌症侵袭的家庭做些什么。没过多久,万佐成夫妇油条摊这炉“多余的火”,便在省肿瘤医院的病人家属间传开了。
癌症病人住院救治的时间一般较长,在医院或旁边的餐馆点餐吃饭,一是开销较大,二是不一定符合体质虚弱病人的口味。对病人而言,如果能够吃上家里人做的饭菜,对身心康复都有好处。
意识到这些的万佐成夫妇行动起来,听说我们这里可以炒菜还不要钱,来的人越来越多,一开始每天有十几个人借炉子炒菜,后来增加到几十上百人。看到有需求的病人家属越来越多,他一口气买了十套炉灶,依次排在油条摊附近。
看到水和煤的支出在增加,有病人家属提出:“老板,你们老是免费,搞得我们不好意思。要不你们收点费吧。”拗不过大家的意见,加上提供炉灶煤火确实需要成本,夫妇俩决定:炒一个菜收5角钱,直到2016年,才涨至炒一个菜1元、煲一碗汤2元。
在病人家属的口口相传中,“爱心厨房”的名号越来越响。从医院过来炒菜的,除逢年过节时人数较少外,其余时间几乎是从天亮到天黑,炉子里面的火就没灭过。
一条摆满炉灶的巷子,成为病人及家属抚慰心灵的温馨港湾
对癌症病人及家属而言,冷冰冰的病床,和久驱不散的病魔,在他们心中积压了太多悲伤和疲惫。在这条充满烟火味和人情味的巷子里,他们的心灵被抚慰、压力被释放。
“万师傅两夫妻对我们非常热情,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我家在乐平市农村,岳父治病已经花了30多万元,到这里炒菜不仅实惠、卫生,更重要的是能让岳父吃到家乡味道。”王亮是同病房的家属介绍过来的,在这里,他结识了很多病人家属。大家把对病人不敢讲的心里话讲出来,交流治病心得,相互送上祝福。
陈菊英是一名患者,每隔20天就要去医院做化疗,并且带上菜去“爱心厨房”加工:“在这里炒了十多年菜,像我这样一边治疗一边自己做饭的病人还有不少。和病友们聊聊天,心情也变得好起来。万师傅总是安慰我们,生病了也要照顾好自己,吃好饭生活才会有希望。”
“来到这里的都是苦命人,每个人都有伤心事。我就希望大家在这里热热闹闹的,能吃上熟悉的口味,也能忘掉一些烦恼。”这些年,熊庚香经常看到患者家属从医院出来时愁容满面,甚至在做饭时眼角还挂着泪花,便会送上暖心的鼓励。
为给这个病友临时的“家”营造良好氛围和便捷环境,万佐成夫妇付出了多少努力和牺牲,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凌晨3点起床生火,晚上10点大扫除,每晚睡5个小时左右……这是万佐成夫妇的日常作息。为了让病人家属随时能够炒上菜,即使在非就餐时间,“爱心厨房”也始终有几个炉灶烧着煤,冒着热腾腾、暖洋洋的水汽。
每天中午,当最后一名做饭的炒菜人离开后,万师傅就开始清洗所有锅具,熊阿姨则负责打扫现场。看人少了一些,他们才简单弄一些饭菜垫饱肚子。下午3点吃午饭、晚上9点吃晚饭,他们早已习惯。
把便利带给大家,把辛劳留给自己。有了万佐成夫妇的付出和奉献,这条充满烟火气的巷子,已经成为很多人漫漫治病途中可以依偎的温馨港湾。
一面写满电话号码的墙,成为善良夫妇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是选择把时间和精力用于经营好“爱心厨房”,还是给自己的油条摊发展扩大空间?对这道选择题,万佐成夫妇的答案很明确。2019年,老两口干脆关了油条摊,一心一意做好这个公益厨房。
“油条摊生意好的时候,我们还请了两个人帮忙,一天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现在,算上房租、煤球、水电等开销,不赚也不亏。”自从开了“爱心厨房”,万佐成夫妇就坚定了想法:既然选择了做好事,就不要怕受苦受累,不要在乎得失。
18年坚持用低廉的价格,为病人家属提供炉灶,万佐成夫妇舍弃的,是油条摊可观的经济利润,所收取的,只是厨房的基本开销,为的就是让家属们安心。事实上,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家属,夫妻俩记在心里,能不收钱就不收钱。碰上有好心人捐款,老两口还会热心牵线,联系协调爱心人士直接把钱交到需要的患者家属手上。
“帮到了病人我们就开心。”万佐成夫妇的事迹感动了大家、温暖了社会。对患者及家属而言,这对善良的夫妇是值得铭记、感恩的人。很多人在离开医院的时候,都会专门来到“爱心厨房”,跟万佐成夫妇致谢道别。许多人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墙上,邀请他们日后有机会去他们家乡做客。
一年年春来秋去,墙壁上已经写满了笔迹不一的电话号码,每一个号码背后,都是一段暖心的故事。留下电话号码的人们也清楚,只要“爱心厨房”还在,这对夫妻就会一直忙碌下去,真正能来家里做客的机会很渺茫。但是这份真情,却给了万佐成更多鼓励和无限感慨:“当一些熟悉的面孔不再出现时,很可能就是他们的亲人已经去世了。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在这里,为那些有需要的人们提供一些方便、分担一些忧愁。”
坚守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使在大年初一,万佐成夫妇也只是在女儿家呆了一个小时,吃完午饭便匆匆赶回来。曾经有一名义工过来帮忙,做事也非常踏实,也准备长期扎下根来,但与老两口交心时,这名义工坦言:“没有年节假日,没有一天休息,我恐怕做不到。”
18年的坚守,万佐成夫妇尝遍酸甜苦辣,心中有喜有忧:喜的是关注“爱心厨房”的人越来越多,青山湖区湖坊镇政府还投入30余万元对“爱心厨房”进行了改造升级;忧的是两人年事渐高,难以继续把这个“家”维系下去。
“其实我们更希望有一天,医院里没有那么多病人,家属也不再需要这个厨房。到那时候,我们老两口就可以安心休息了。”夫妻俩质朴的话语,正是对18载人间佳话的最美叙述。
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文明家庭、江西省道德模范、江西最美家庭、2020中国网事感动人物、央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事迹2
生死一线 天降神兵
——王亮先进事迹
王亮,男,汉族,1999年1月生,2016年9月入伍,2018年9月入党,中国人民解放军73132部队班长。
2020年7月12日,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一辆小轿车与货车相撞,掉入路边河内、倒扣水中,河水倒灌车体,车内人员无法自救,危在旦夕。休假路过此地的王亮,不顾个人安危、运用部队所学,跃下5米路基、3度穿行急流,以“教科书式救援”,2分钟挽救4条生命。其英雄事迹和“教科书式救援”,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和广泛赞誉,被誉为“95后最美战士”、“强军一代”。
王亮救人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受到网民热情点赞追捧,汇聚了“不追网红不追星,只赞人民子弟兵”的强大正能量,新浪微博话题累计点击量达3.1亿次,抖音浏览量累计达1.7亿次,全网点击量超6亿次。网友动情评价:“一而再,再而三,甚而四,虽身疲力尽仍坚持到底,这就是百姓子弟、党的儿子、国之卫士!”。2021年10月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2020年7月,王亮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授予“浙江五四青年奖章”,被陆军第72集团军授予“一等功”;8月,被江西省政法委授予“全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10月,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12月,获评陆军第三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2021年1月,被人民网评选为“平凡的英雄”,被浙江省委宣传部表彰为“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
王亮挺身而出的本能反应,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哺育引领下的行动自觉
2020年7月12日,正在江西老家景德镇市浮梁县休假的王亮,乘坐叔叔轿车外出,路过源港村桥头急拐弯路段时,看到1辆受损的大卡车停在路边,满地都是撞坏的碎片。王亮赶紧示意叔叔停车查看情况。卡车司机从人群中跑来,语无伦次地说,有车落水,里面还有人。他顺着司机手指方向望去,发现1辆小轿车翻扣在河中央,只剩下1个轮子露出水面。
时值汛期,持续暴雨,源港河洪峰刚过,水位比较高,水流湍急浑浊,夹杂着从上游冲下来的杂物,靠近公路一侧是5米高的垂直石壁,小轿车坠河点恰巧位于河道转弯处,有不少漩涡。卡车司机和路人都望而却步、不知所措。
情况十分危急,救人刻不容缓,多耽误一秒就多一分危险。王亮满脑子就一个念想:救人!赶紧救人!跳下高崖就是救人最快的捷径,绕道下河只会耽误时间。他一边叫叔叔赶紧打电话报警,一边从货车工具箱里找了1把铁锤,边跑边脱掉外套,直接从崖壁上跳了下去。
入水的一瞬间,巨大的冲击力拍得王亮一阵眩晕、胸口发闷,河水迅速灌满了他的鼻腔。还没来得及调整,王亮就被河水裹挟着向下游冲去。他顺势借力,平衡身体,露出水面,调整呼吸,快速游向小轿车。在路边焦急观望的司机和路人心知,跳水处河底布满了乱石和杂物,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发生意外,到时人还没开始救,自己就交待在那里了。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事后回想,王亮却说:“我是军人,是党员,人民有难,别说是5米高崖,就是刀山火海也要跳。”王亮出生在革命老区,从小接受红色沃土的滋养,2016年9月入伍,顺应着军队改革大潮开始了军旅历练,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哺育和部队优良传统熏陶下茁壮成长;2017年,旅队刚移防新驻地,就遂行兰江抗洪抢险任务,官兵们放下背包就扛起沙包,在堤坝上连续奋战四昼夜,这些让他对人民军队的根本职能和性质宗旨有了更深切的领悟。
王亮教科书般的成功救援,是人民子弟备战打仗成果的积淀转化
人民有难,使命必达。他加速游到小轿车旁边,车前排已经被水完全淹没,后排也只有三分之一露出水面。王亮把铁锤放在轿车底盘上,试图打开后车门,由于河水倒灌,形成了巨大的水压差,平时能够轻松打开的车门,连试几次怎么也打不开,只能隐约听见里面微弱的拍打窗户声。
时间就是生命。他心急如焚,两手紧握门把手,双脚踩在车身上,身体顶着水流,全身发力、猛地一蹬,终于打开后车门。那一刻,他听到小孩无力的哭声,看到充满惊恐的双眼。王亮一手怀抱惊恐抽搐的小孩,一手拉出两大人,连拉带拽艰难将后排3人救上岸。
来不及多想,他转身再次扑入急流,冲向沉车点,顺势潜入水中,游到已被河水淹没的车辆前排,尝试了好几次都拉不开车门。王亮拿起铁锤,隔水猛力敲击副驾驶玻璃窗,由于水的阻力,力道只有平时的一半,砸了好几次才把玻璃砸破,手指也被划破流血。此时车内已经没有了动静,在浑浊的河水中,依稀看到一个身影,靠着双手摸索到了一个人,王亮双手协力将她从车内托出、仰抱在胸前,采取仰泳的方式,把人救上岸,后来才知道是小孩的外婆。岸上的家人看到老人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昏迷不醒,都以为她不行了,哭成一片。
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一旦错过,后果不堪设想!王亮立即运用部队所学的战场急救技能,检查口腔异物,打开呼吸道,迅速进行心肺复苏,经过20多次按压,老人突然吐出一大口水,瞬间有了呼吸,逐渐恢复了意识。事后医院检查发现,老人当时肺部已经进水,如果再晚一会儿,人就没了。
有记者谈到,“救人牺牲的情况不少见,但像王亮这样,1个人、3次往返、4条性命,自己还能安然无恙,实在难得、堪称完美”。广大网友也纷纷称赞“这是教科书式营救”。近几年,部队转型建设加速推进,王亮跟随部队转战5省11个地区,熟练操作步兵班6种主战武器、掌握20余个课目组训方法和6项战场一线救治能力,精通海上操舟、武装泅渡、立体机降、机动越野等4种战场实用技能,让他有了救人于危难的底气和勇气。
王亮一心为民的忘我冲锋,是共产党员赓续传统崇德向善的内心使然
两趟救援下来,他的体能快要透支了,这时小孩外公喊道:司机还在车上。顾不上调整,王亮迅速游到轿车旁,憋足一口气,潜入水中,用铁锤猛砸驾驶员一侧车窗,砸了几次明显感到吃力。他知道,此时体能消耗太大,这样下去自己也很危险,司机没救成还有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一息尚存、战斗不止,即使倒下,也要往前倒。他拼尽全力猛地砸开了车窗,将司机从车内往外托,与赶到现场的交警协力救出司机,抬到岸边。此时,司机脸色煞白,已无脉搏,王亮也筋疲力尽。不抛弃任何一个人,不放弃任何一个希望。一定要救活他!他立即进行持续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救护车到达现场,一家人和司机都上了救护车后,王亮才松了一口气,一下子瘫坐在岸滩上。
后来得知,他只救活了一家四口,小轿车司机因受重创且溺水时间过长,没能抢救过来。王亮也因此时常感到遗憾和自责,如果当时能够早来一会儿、动作再快一点,或许就能保住这条鲜活的生命。
“一而再,再而三,甚而四,虽身疲力尽仍坚持到底,这就是百姓子弟、党的儿子、国之卫士!”面对荣誉和赞扬,王亮始终以战士的身份、班长的战位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投身备战打仗训练中。荣立一等功后,王亮把1万元奖金当天就捐给了家乡慈善总会。
获全国道德模范、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事迹3
一生只为一事来
——支月英先进事迹
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
1980年,年仅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里强烈反对,只身来到离家几百公里的边远山区支教,从此,一干就是41年。从肩挑手提教学工具步行20里山路、再到一个人骑坏6辆摩托车,她已记不清多少次浑身泥泞、雨中翻车,但为了孩子们,她无怨无悔。支月英先后帮助1000多名孩子走出大山,可无论孩子们走的多远,她却一直守在原地,不曾离开。她常说:“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在山里坚守,而是因为坚守才能看到希望,我的一生就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而来!”以支月英为原型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呼唤另一朵云。如果可以,我愿意永远留在大山,守着孩子们,做那棵树、那朵云,让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41年来,支月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1980年到2021年,她扎根泥洋小学和白洋教学两所深山学校41年,牵手一代又一代山里娃走出大山。她最大的安慰是山里的学校从漏风漏雨的泥巴房变成崭新的教学楼,从原先女孩上不了学到如今当地没有一个辍学的孩子。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在山里坚守,而是因为坚守才能看到希望,我的一生就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而来!” 这是支月英的人生信念。
整整41年,从泥洋到白洋,尽管学校海拔越来越高,山路越来越崎岖,但她却始终没有放弃过一个学生。41年来,她以梦想为帆,以知识做桨,将山里的孩子们一个个接到她的“希望之舟”上,带着孩子们破浪前行,走出贫困,改变人生。
支月英让1100多名孩子走出了大山,可无论孩子们走得多远,支老师却一直守在原处,不曾离开,成为一代又一代孩子们心中的“梦想守护人”。
青丝如雪终不悔
1980年夏天,十九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强烈反对,只身来到离家几百公里远的奉新县边远山村泥洋小学任教,后又辗转到更为偏远的白洋教学点。
“你要是去了那山里头做老师,我一辈子不认你这个女儿!”曾经,心疼她的妈妈想这样留下她,甚至在临终前对她说“下山吧,妈求你了……”
一年年过去了,这位年轻的老师始终不曾离开,年轻的小姑娘已经从最开始一个人在黑夜的学校中害怕到尖叫,到一个人可以独自连夜赶百里山路只为了给孩子们买最新的教学用具。
就这样41年过去了,支月英从孩子们口中的“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两鬓斑白的“支奶奶”,教育了整整几代人,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
如今也成为乡村教师的涂莎,曾是支老师的学生,她说“没有支妈妈就没有我的今天,就没有机会看到我眼前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小时候的涂莎家里很穷,父母不让她上学,支老师就拿她自己的工资资助涂莎上学。为了资助更多学生,支月英利用节假日,跟着壮劳力去山里扛木头、拉毛竹。一次跟车装运出了车祸,支月英昏迷了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支月英怕耽误上课没有下山就医,因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右耳失聪、右眼失明……
“就你觉悟高,我配不上你!”曾经,看到夜雨打湿床铺、无处落脚的住宿房间,怜惜她的丈夫这样无奈咆哮。
“我觉得我不是你的孩子,那些山里娃娃才是你的孩子!”曾经,被冷落的女儿这样对她哭诉。
家人不是不懂她,是太懂她,却又无法保护她。
无数次有人问她:支老师,你会走吗?支月英回答: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没有知识,他们一辈子都只能在山里受穷。世上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为什么带他们走出贫穷的不能有我?
面对困苦与奉献,当很多人诘问“为什么是我”时,支月英却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是我?”
41年来,山路告别了泥泞,校舍告别了破旧、昏暗,孩子从少到多,又从多到少,到了退休年纪的支月英,还是这山里的“支老师”。
41年前,19岁的支月英成为了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贫困深山里的一名乡村教师,两条麻花辫,一身无畏惧。
41年后,她仍如此。
纵使青丝已然白头,身体已然疲病。
她说,41年,有愧,无悔。
她说,41年,很苦,很值。
润物无声情如涓
“女孩子,总归要嫁人,读什么书?”
“家里穷,读不起了,读不读都一样。”
“孩子读不读书是我家里的事,你管不着!”
知识改变命运,然而,过去的山里人却不是人人都这样想。支月英却不愿意一个孩子离开她的教室。
“谁家还没个难事,这是我刚拿的工资,你拿去用,孩子绝不能不读书。”支月英掏出自己的工资。
“孩子的学费我先垫着,让他先上学去。”多少次,支月英说着这样的话。
“女孩子读书有出息了,才是你的福气啊!”一次次走门串户,支月英把辍学女孩拉回学校。
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没了着落,支月英厚着脸皮借钱生活。
一得空,她跑到高处的林场去给大卡车装毛竹,赚来的钱又补贴到孩子们身上。她不仅资助自己学生,有机会还资助其他贫困孩子,那点工资哪里够花?
“别人当老师赚钱,你当个老师倒贴钱!你吃这么多苦,是为了什么?”面对这样的质问,支月英笑而不语。
苦,是真的苦。
都说支月英是“女汉子”:过去,挑着七十多斤课本走一弯急过一弯的朝天路;骑着大大的“男款”摩托车在山路间风驰电掣,骑坏了6辆摩托车;病痛缠身时依然咬牙上课……
有一次,她担着自己的女儿和一些课本书籍上山,好不容易爬过一个山头歇脚,活泼的女儿却自己往山下跑了老远,支月英哭着喊:“你让我哪来的力气带你天黑前走回去啊?”
有一次,骑着摩托的支月英一个不留神,从车上重重摔下,滚下山坡好远……
有一次,支月英跟车拉毛竹装运时出了车祸,昏迷了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
有一次,发着高烧的支月英仍坚持上课,昏倒在讲台边……
都说支月英是“全能老师”:学校教师少的时候,甚至有时只有她一个教师时,她什么课都教,什么年级的孩子都带;村里孩子留守儿童居多,她管课又管饭,有几年还要照顾留宿孩子们起居;家访时了解到孩子家长不识字,她做起了“文化扫盲”,把扁担往地上一扔:“这是汉字‘一’噢……”
乐,是真的乐。
“支老师,明天我就到镇上的学校上学了,我能不能亲你一下?”一个即将离开学校的孩子悄悄对支月英说。
“支老师,你喜欢吃笋吗?明天我挖给你吃啊。”一位手脚勤快的孩子总对支月英说。
“支老师,我们陪你一起送远一点的同学回家吧?要不然你送完他们回来,就只有一个人回来呢!”一些孩子们主动当起“护花使者”。
“支老师,中午到我家来吃艾饼!”“支老师,晚上去我家吃散灯面!”一家家都来“抢”支老师了。谁家有喜事,都要请支老师去当“支客”。
在支月英的努力下,村里的孩子没有一个辍学。在“润物细无声”中,小村庄的脱贫致富一点点从梦想照进现实。
一束光照亮满天星
县城-澡下-泥洋-白洋,往返100公里。从县城到澡下,近20公里。从澡下去泥洋,约40公里,以前是黄泥路、砂石路,在崇山峻岭间盘旋的水泥路,近年才修好。即便如此,从澡下镇驱车至泥洋山肩上的白洋教学点,需一个半小时。
走出大山,摆脱贫困,是山里所有人的梦想。为了圆这个梦想,支月英选择留在大山、走进更深的大山。
2000年,其他教师都逃离了,一所小学、两个教学点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全部压在她一人身上。她仍坚定地在“连峰路朝天”的泥洋山上飞驰奔走。
2007年,担心她身体的丈夫偷偷托关系把她调下山。“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她不忍,又留了下来。
2012年,泥洋教学点撤销,年龄偏大、身体欠佳的支月英被安排到条件较好的中心小学去任教。得知消息的白洋村村民,联名请支月英去白洋教学点任教。
支月英又一次上山了。“别人都往山下走,你却越走越往深山里去。”
支月英永远记得41年前那个早上,她来到教室,门口一堆孩子们瞧见这位新来的老师。当阳光照进房间,那一双双纯朴的眼睛里,尽是新奇和期盼,
那群衣衫破旧的孩子们,眼睛里的渴望之光。41年,这是她一直守望的光。
她要成为孩子们的光,照亮他们出山的路。
靠着一束光,纵使右眼失明,她依然要给孩子们带来光明。
借着一束光,支月英把知识的火种埋进孩子们心里,点亮他们启智之路。
41年,几代人,1100多个孩子,很多孩子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个曾经读不起书、被支月英资助的学生刘强,到工业园区做起了“小白领”,成为一家人的希望;
那个聪明女孩彭小红,成为村里第一个本科大学生,在广州成就自己一番事业;
那个自己和母亲都是支老师学生的女孩涂莎,和母亲先后都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人民教师,托举起更多孩子的梦想。
从点亮一间教室,到点亮山里的一片天空。支月英相信“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如今,不论是泥洋村小学、白洋教学点,还是奉新县澡下镇的其他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这里也有了年轻的支教老师,教育均衡正在逐步实现。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全国全省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展:万佐成 熊庚香夫妻、王 亮、支月英】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fvalve.xrbh.cn/quote/6991.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资讯移动站 http://keant.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