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网:立场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4-11-14 21:41

       立场也被称作“态势”或“姿态”,是语言主观意义的集中体现。20世纪末以来,立场研究日益吸引了语言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兴趣,成为国内外话语研究的热点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网:立场研究:回顾与展望

       从定义和属性看立场

  学者们对立场的认知各有侧重。奥克斯(E. Ochs)从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的视角,提出立场是文化的重要层面之一,是社会公认的特性,包括认知立场和情感立场。比伯(D. Biber)将立场定义为作者对所表达话语的态度、情感、判断和责任,及对文中信息呈现方式的评价,注重其语义和语法分类,并提出语义方面包含认知、态度和风格三大类型,语法方面包括立场状语、情态动词和立场补语等。亨斯顿(S. Hunston)注重立场对象的区分,认为立场对象既可以是某个具体评价实体,也可以是命题本身,而立场则是作者对所表达话语中的实体对象或命题本身的态度、观点和感情等的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海兰德(K. Hyland)强调立场的社会性和交际意图,侧重语用功能层面,认为立场是语篇的声音或社会公认的语篇特性,是用来表达评价、观点、判断及认知状态的,是作者给所表达信息贴的个性标签,有时也用来掩盖其个人的介入。杜鲍斯(J. W. Du Bois)则侧重从交际双方的互动来定义立场,强调立场的对话性和主体间性。这些定义尽管侧重点各异,但均认可立场表达观点、情感、判断及认知状态等主观意义。

  笔者基于各学者的论述及自身对立场的持续研究,就立场的本质属性作如下概括:第一,立场表达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交际过程不仅涉及客观信息的传递,也必然传达言者的态度、判断、情感等主观意义。第二,立场兼具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主体间性体现在立场表达常用于说话人/作者与听话人/读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对双方关系的建立及维持上。第三,立场具有文化差异性。立场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框架下实现的,不同文化、意识形态下的话语实践呈现不同的立场表达特征。第四,立场可由多种多样的词汇、语法及语篇手段来实现,具有多层次性、多维度性。第五,立场的识别依赖于具体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文化语境等,且具有积聚性。第六,立场具有语类差异性。立场在不同的语类如学术话语、新闻话语中有不同的表现,体现现实生活中不同话语实践的具体功能。这六个方面是立场的本质属性,是理解所有立场现象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

       立场研究有众多视角

  早期的立场研究始于韩礼德(M. A. K. Halliday)的功能学派。随着学界对语言主观意义的重要性日趋重视,各大语言学流派纷纷从各具特色的视角对立场进行研究,极大地拓宽了研究的范围和视野,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语法词汇视角基于语料库语言学,从该视角进行研究的流派在立场研究众多流派中拥有较长历史,成果也比较丰富。在该视角下,研究方法大多数是基于语料库或语料驱动型定量研究法。该流派代表学者比伯以立场标记语为分析单位,从语义和语法形式层面对不同语类,如口语、会话、新闻和学术话语中的立场表达进行了对比研究。近年来这一流派充分挖掘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优势,开始关注纯语料驱动方法下的机切语块立场研究,尝试对学术语篇和教学话语中立场语块的形式和功能进行深入考察。

  学术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立场分析,主要源于学者对学术语篇话语本质和功能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传统观念认为,学术论文是对外部客观现实的研究报道,因而其语言应该是客观的,不带主观表达的。但以海兰德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学术论文的目的不仅是向读者报道客观事实,也是向读者阐明作者自己的立场,推销自己的学术观点,因此有效使用立场资源是学术论文人际性和交互性的重要保证。海兰德从语义角度提出了作者立场标记语框架,包括模糊限制语、确定表达语、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指称共四类。基于这一框架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跨学科、跨语言学术语篇中的立场表达特点。这一视角主要聚焦学术话语,但其功能的观点得到了后续学者的继承和发扬,分析范围也扩展到了包括口语体在内的各语体语类,为互动语言学视角和社会语言学视角打下了基础。

  随着立场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研究者逐渐由考察说话人/作者单独表达的立场转而关注互动过程中交际者共同协商和建构的立场,视立场表达为主观性、交互性和评价性动态交际的结果,更强调立场的动态性、互动性及社会性。在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研究方法结合了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尤其用会话分析方法来分析互动特征,研究对象主要为自然交际中的口语,代表性学者有杜鲍斯,其提出的话语立场三角理论,为阐释动态交际中的立场表达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简言之,该理论认为立场是主观、客观及主观交互性三者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社会行为,主要参与实体有三个: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共同立场客体;立场表达行为中,立场发出者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别评估共同立场客体,定位主体本身,并且双方通过对客体的评估行为形成某种主体间关联。

  社会语言学视角继承了互动语言学视角对立场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但更强调立场与各社会变量如权力、意识形态、社会等级、社会现实、社会剧变、共有价值观等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变量与说话人/作者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该视角下的立场不仅是一种交际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

  随着立场研究的兴起,国内外二语研究领域也开始对学习者二语,尤其是其书面语中的立场表达进行探究。国外代表性学者奈夫(J. Neff)界定了立场概念,提出了初步分析框架并对比研究了不同母语背景的英语学习者的书面立场表达,结果显示学习者表达立场方面与本族语者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主要原因之一是日常教学注重命题表达能力而忽视立场表达能力。针对中国学习者的二语立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不少结果显示,学习者与得体地使用二语来表达立场还有不小的距离,这表明我国二语教学中立场表达能力培养存在较大不足。

       着重对新闻媒体话语进行跨学科研究

  立场研究兴起至今不过二十余年,从其发展趋势来看,经历了从注重客观命题意义到关注主观意义,从理论引进介绍到创新应用于具体话语实践,从注重母语立场表达到关注二语立场表达,从关注说话人/作者单方面立场表达到关注互动双方的立场协商与建构,从语法/语义单一层面分析转向语法、语义、语用、语体等多维度、立体分析的过程。立场研究的纵深发展,必将对深入推进话语研究和提升语言教学有效性带来积极影响。

  未来研究可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尝试。第一,从二语教学角度看,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学习者大学阶段的立场表达能力,缺乏对学习者各阶段该能力发展状况的系统考察,因此至今未构建出中国学习者二语立场表达能力发展的模型,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第二,考虑到立场的文化差异性,中国学习者进行二语立场表达,要在充分考虑中西方两种文化异同的基础上,做到既尊重外语本族语文化思维和行文规范,又充分体现和彰显中国社会文化特色,但目前尚未有学者构建出一条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培养路径。第三,除了二语立场研究,词汇语法视角和学术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学术话语和教学话语研究成果也相对丰富,而互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研究偏少,因此需要从互动视角结合交际场景、交际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社会变量对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如辩论、访谈等的立场表达作深入探讨。第四,目前立场研究主要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研究范式单一,未来研究可在发扬各语言学流派优势的同时,与社会文化理论、新闻传播学理论、外交学理论等进行跨学科、跨领域对话,为相关学科领域尤其是新闻媒体话语的立场研究提供多学科整合的研究范式,挖掘其话语中体现的作者观念、态度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从而为揭示和解决社会问题、国际争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俞燕明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蒋红跃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中国社会科学网:立场研究:回顾与展望】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fvalve.xrbh.cn/quote/7399.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资讯移动站 http://keant.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