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企业  中国  设备    上海  行业  未来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日期:2024-11-01     移动:http://dfvalve.xrbh.cn/mobile/quote/6668.html

文章授权转自:《江苏教育研究》2022-12B实践版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基于监测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E-b/2020/16)、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苏州市义务教育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2021/DC/02/046/11)的研究成果。

 

作者:陆云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评估部副主任

 

作者:罗强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原主任

苏州市教育评价学会会长

摘要:通过对苏州市50826名初中生的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和家长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探讨家庭教育中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家庭早餐情况、学习空间和藏书量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资源环境因素;家长的教养方式、陪伴程度和榜样行为对孩子心理健康和学习品质有显著影响;家长的教育心态对孩子学习倦怠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高效家校合作有助于提升家长教育责任感、效能感和满意度,缓解教育焦虑。建议多方联动、综合施策,加强家校沟通协作,完善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机制,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发挥家校社协同共育合力。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业质量;初中生;大数据;关联分析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首部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国事”。在“双减” 背景下如何落实该法做好家庭教育、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是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由于家庭教育对象较少,缺乏可借鉴经验,教育反馈的同期较长,纠错挽回较难,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倍感迷茫和焦虑,如何通过改变家庭教育因素来促进孩子的成长发展?本研究将苏州市初中生家庭教育调查数据学业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从而探索和剖析影响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因素,旨在揭示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行为,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缓解盲目焦虑,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为学校推进家校共育提供有力支持,为行政部门完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设计 

基于家庭教育与学业质量数据的实证分析

苏州市自2015年起每年都实施“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采用“学校全覆盖,学生全参与,学科等比例抽样”的组织方式,对全市初中三个年级学生进行连续追踪监测,并通过七年级学生数据倒追至小学,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具有结构意义的质量指标,累积了“全覆盖、多维度、追踪式”的学业质量监测大数据。2021年10月,苏州市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教育调查项目,全市三、六、八年级学生的家长(共138728人)参与了问卷调查,样本兼顾了不同区域、学校类型、规模和质量等因素。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教育资源环境”“家长教育行为”“家长教育心态”“家校共育”等5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

本研究将50826名八年级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数据与同期实施的学业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匹配关联,从而分析家庭教育因素对学生学业质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状况和机制。本研究中的学业成绩通过学生作答的学科监测卷获取,以苏州市均分为500分,标准差为100分的形式呈现。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品质等相关因素指标得分通过学生问卷获取,均转换成以5分为平均分2分为标准差的标准分T分数),即 T=5+2Z,标准分数越高,表明在该指标上的表现程度越高。本研究中所有的试题及量表均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研发,各项量化指标均符合测量学要求,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结果分析 

家庭教育影响初中生学业质量

本研究首先将家长问卷调查数据与对应的学生监测数据进行匹配,在控制个体人口学变量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变量后,通过偏相关分析和多层回归分析,提取家庭教育因素对学生学业和相关因素发展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的变量进行直观呈现,结果如下。

(一)家庭早餐情况、学习空间和藏书量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在控制学生个体变量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变量后,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家庭早餐情况、学习空间和藏书量对学生学业成绩具有显著影(β=0.231,p<0.001;β=0.192;p<0.001;β=0.297,p<0.001)。

1.每天吃家人做的早餐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

学生平均每周吃家人做的早餐的天数与学生学业成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35,p<0.001)。每天都吃家长做的早餐的学生学业成绩为513分(均分,下同),而每天都吃不到家人做的早餐的学生学业成绩为450分,两者相差63分;每周吃家人做的早餐次数越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好

2. 在安静的独立空间中学习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

将学生在家的学习空间按照独立性和安静程度两维划分为四种类型:安静的独立空间安静的开放空间干扰的独立空间干扰的开放空间。在不同类型的家庭学习空间中学习的学生学 业成绩存在显著差异(F=101.560,p<0.001),在安静的独立空间中学习的学生学业成绩为508分,而在有干扰的开放空间中学习的学生学业成绩为479分,两者相差31分。

3. 家庭藏书量多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好

家庭藏书量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29,p<0.001)。家庭藏书量超过200本的学生学业成绩为550分,比家庭藏书量仅为0~25本的学生学业成绩高109分。

(二)家长的教养方式、陪伴程度和榜样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品质有显著影响

1.家长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品质更好

根据家长对孩子“支持(通过交流沟通、关心、陪伴支持满足孩子特定的需要)”和“要求(通过行为规范、活动监督等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通过聚类分析(K-Means),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权威型(高支持、高要求),专制型(低支持、高要求),宽容型(高支持、低要求)和放任型(低支持、低要求)。不同教养方式类型的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习品质指标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195.017,p<0.001;F=275.158,p<0.001)。如图1所示,家长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学生心理更健康、学习品质更好,其次是宽容型教养方式,而采用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品质较差。

 

2.父母共育、情感陪伴程度较高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品质更好

本次家庭教育问卷调查显示,初中生的主要陪伴者和教育人是母亲的比例为46.0%,是父亲的比例为17.0%,父母共育比例为28.5%,是祖辈或其他人的比例是8.5%。拥有不同学习陪伴者的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习品质上的得分存在著差异(F=150.806,p<0.001;F=102.365,p<0.001),如图2所示,父母共育的孩子心理状态和学习品质更好,其次是母亲或父亲单方面陪伴的孩子,而祖辈和其他人陪伴的孩子心理健康状态和学习品质均较差。

本研究中家长陪伴分为学习陪伴、生活陪伴和情感陪伴,在控制学生个体变量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变量的情况下,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家长学习、生活和情感陪伴程度对孩子心 理 健 康 具有正向影响(β=0.030,p<0.05;β=0.143,p<0.001;β=0.316,p<0.001),对学习品质也 具有正向影响(β=0.055,p<0.05;β=0.127,p<0.001;β=0.252,p<0.001),其中情感陪伴对孩子心理健康和学习品质的影响更为显著。将家长对孩子学习陪伴、生活陪伴和情感陪伴程度得分从低到高排序,并划分为四个水平,得分最低的25% 为水平Ⅰ,得分最高的25%为水平Ⅳ。图3和图4表明,家长情感陪伴程度高的初中生心理状态和学习品质均更好,家长情感陪伴和生活陪伴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和学业促进作用大于学习陪伴

3. 家长在家中使用智能电子设备少、阅读学习多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品质更好

在控制学生个体变量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变量的情况下,回归分析发现,家长在孩子面前使用智能电子设备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品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β=-0.150,p<0.001;β=-0.167,p<0.001),家长每日在家中用于阅读学习提升的时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品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148,p<0.001;β=0.157,p<0.001)。将家长在家中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和阅读学习提升的时间由短到长划分为四个水平,时长最短的25%为水平Ⅰ,时长最长的25%为水平Ⅳ。如图5所示,家长在家中使用智能电子设备的时间越少,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品质更好;家长在家中阅读学习提升的时间越多,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品质更好

(三)家长的教育心态对学生的学习倦怠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家长教育心态是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本研究中主要包括家长教育焦虑、教育攀比和教育期望。在控制学生个体变量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变量的情况下,回归分析发现,教育焦虑、教育攀比程度对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20,p<0.001;β=0.222,p<0.001)(β=-0.262,p<0.001;β=-0.215,p<0.001)。将家长教 育焦虑和教育攀比指标的得分从低到高排序,并划分为四个水平,得分最低的25% 为水平Ⅰ,得分最高的25%为水平Ⅳ。如图6所示,家长的教育焦虑和教育攀比程度越高,孩子的学业倦怠越重,主观幸福感越低

将家长教育期望水平划分为很高、较高、适中、较低和很低五水平。如图7所示,家长教育期望水平与学生学习倦怠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分别呈“U型”和“倒U型”关系。家长教育期望水平适中的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最低,主观幸福感最高;而家长过高的教育期待会加剧学生的学习倦怠,降低主观幸福感。

(四)家校合作的效果对家长的教育责任感、效能感、焦虑程度和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在控制学生个体变量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变量的情况下,以家校合作效果为自变量,对家长教育责任感、效能感、焦虑程度和满意度进行多项回归分析,发现家校合作效果可以正向预测家长教育责任感(β=0.236,p<0.001)、教育效能感(β=0.282,p<0.001) 和教育满意度(β=0.635,p<0.001),负向预测家长教育焦虑程度(β=-0.231,p<0.001) 。将家校合作效果指标得分从低到高排序,并划分为四个水平,得分最低的25% 为水平Ⅰ,得分最高的 25% 为水平Ⅳ。如图8所示,家校合作效果得分为水平Ⅳ的家长教育责任感、教育效能感和教育满意度均更高,而教育焦虑程度更低

 三、对策建议 

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发挥家校社协同共育作用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每日吃好早餐、独立安静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书籍资源是孩子学习的重要环境条件;家长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全方位的亲子陪伴、良好的榜样示范,对孩子的心理和学业发展更有利;家长合理期望、缓解焦虑、减少攀比,有助于孩子学习倦怠的缓解和主观幸福感的提升;高效的家校合作,有助于提升家长的教育责任感、教育效能感和教育满意度,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基于上述结论,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一)家长应切实履行育人职责,转变教育方式,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


“双减”政策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明确了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和根本任务,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与实施者,需要进一步承担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是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科学育儿。家长应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读懂孩子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和成才观,合理设置教育期望,调节教育心态,减少教育焦虑、盲目攀比等情绪,及时给予孩子需要的支持和帮助。二是要给予孩子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与陪伴。父母双方应共同发挥教育合力,避免角色缺位,采用理性的权威型教养方式,尽心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加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适度干预孩子的学业,做好孩子的守护者、支持者、陪伴者,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快乐幸福的家庭氛围。三是要提升自身家庭教育能力。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合作,全面学习和更新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要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电子设备、多读书学习、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学校应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做好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打造新型家校共育共同体

家庭与学校是彼此不可分割的育人伙伴,学校要充分发挥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和服务作用。一是要完善家校沟通联络机制,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家校沟通、信息传达、学情数据共享、家校精准协作,开展便捷化、定制化家校服务;要重视家委会作用的发挥,让家长和教师成为密切合作的管理者,按照职责分工,有序参与孩子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建立家校管理共同体。二是要清晰界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职责,适度“放权”给家长,引导父母陪伴子女时注重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连接,推动家庭教育回归生活。三是要建立高水平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组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培训和交流活动,开发和提供家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聚焦家庭教育难题,为家长提供科学的理念、指导和建议,引导家长在教育期望、亲子交流、学习陪伴等方面提升理论修养,有效缓解家长的教育“内卷”和焦虑情绪。

(三)社会各方应各尽其责、统筹资源、形成合力,共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1]。家庭教育不仅是家庭内部事务,同时也涉及公共福祉,因此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统筹各方资源来为家庭教育赋能。一是要构建有组织、有管理、全覆盖的家庭教育支持和服务体系。充分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争取专门经费支持,推进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发挥家委会、家长学校、活动中心、社区等服务阵地作用,建设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高优质家庭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利用率和服务针对性,尤其关注对有特殊需求家庭的教育指导和关爱帮扶。二是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少年宫等场地资源和“互联网 +”的优势,组织开展亲子活动、举办相关讲座和培训,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营造“注重家教”的社会氛围,提供科学高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共建家校社协同共育新样态。

参考文献:

[1] 吴晶,胡浩 .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EB/OL].(2018-09-10)[2022-05-12].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

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文章授权转自丨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