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访的定义与分类
1、随访定义
随访又称作随诊(follow up),是医院根据医疗、科研、教学的需要,与诊治后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方式保持联系或要求病人定期来医院复查,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并对病人的疾病疗效、发展状况继续进行追踪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积累经验。
2、随访分类
随访可以按照三种方式进行划分,一个是按照实施的随访级别进行划分,另外也可以按照实施的内容进行划分,此外,还可以根据有无特定专题划分。
3、随访模式
随访模式可分为传统随访模式和互联网随访模式。前者主要包括信件式随访、电话式随访、家访式随访和门诊式随访。
传统随访模式
信件式随访
信件式随访是最早的随访方式,主要通过寄信的方式进行。信访适合于农村、边远地区,优势是经济适用,但信件随访比较复杂工作量大互动性差,因此随着电话和互联网的普及这种随访的方式已逐步淘汰。
电话式随访
电话式随访是目前主要的随访方式,随访率较高。患者入院时留下患者或患者监护人的手机号码或家庭电话。在患者出院后,随访人员通过电话与患者或患者监护人直接交流。
其优点是可以与患者直接沟通,了解其恢复情况,给与指导建议,互动性强,同时可以听到患者对医院和科室最真实最客观的建议。电话随访能明显提高随访率,获得的资料比较准确可靠。
其缺点是患者及家属电话号码的频繁变动或语言不通等情况,导致交流困难。
家访式随访
当信访和电话式随访方式无法奏效时,家访式随访成为与患者进行交流的另一种方式。家访式随访主要应用于慢性疾病或晚期癌症患者,优点是能够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给与患者心理支持及正确的具体的治疗和护理指导,缺点是受人力物力的限制,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较多。
门诊式随访
门诊式随访是指病人到门诊复查,这种方式随访主要限于特殊或慢性疾病的患者,如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肾病综合征患者、先心病术后患者等。门诊式随访优点是可以获得最可靠最全面的临床资料,但这种方式对外地就医或偏远地区的患者有一定困难。
新兴互联网随访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催生出互联网 医疗随访模式。“互联网 医疗随访”是指医院或者医生通过软件系统或者APP的方式,在患者就诊或出院后,连接医生和患者进行医患互动。
医生会通过系统或者APP为患者进行服务,比如:对患者的咨询进行回复、为患者解疑答惑,还能将病人进行分组管理,保存诊疗资料。
对医生来说,不仅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还能积累大量患者数据,进行科学研究。患者通过互联网和医生进行沟通、咨询,上传就诊图文资料,还可以对医生进行客观评价,小病则进行远程诊疗,无需到院治疗。既节约时间和金钱,又免除就诊繁琐杂乱、排队等诸多不便。
二、产业链各方对“互联网 随访”的需求
1、医院方
对医院来说,随访是其病案管理学专业的一环,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
医院关于随访有明确规定,医院希望通过加强随访质量提供患者更多的康复指导,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提升医院院后服务信息化,通过对患者院后数据进行科学、完整、有效、全面的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减少误诊、漏诊和漏治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我国目前对公立医院医保实行总额预付制度,超过一定数额的医保使用额度,需要医院自己负担,而且实行垫付制,医院申报3~6个月后才能拿到汇款。
在这样的政策情况下,公立医院需要别的方式增加额外收入,进行收入模式调整。新型互联网随访平台除了通过远程门诊和复诊给医生带来收入以外,也有其他商业模式如商业保险能够给医院带来收入结构的调整。
同时,互联网随访还能为医院的诊疗、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全面的数据支撑。中国医疗大数据目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国内95%医院的电子病历还未全院流通,想要让AI辅助诊疗深入,就要协调电子病历、化验、医生记录等各方面大数据。此时就需要能够整合诊前、诊中、诊后完整数据的随访平台提供这样的支持。
2、医生方
目前诊后随访的现状是,目前国内优秀医疗资源的稀缺,医生虽然关心患者诊后病情,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实际执行中,多以叮嘱患者、患者自愿定期前来门诊复诊的形式开展。
对于医生来说,需以更便捷省时的方式跟踪患者诊后恢复情况,提高诊疗工作效率与质量。医生也需要收集临床诊疗方案数据以辅助临床科研。另外,互联网诊后随访产品附带的在线远程咨询和复诊能给医生带来额外的收入。
3、患者方
从患者角度看,通过院后随访,医生和患者长期保持沟通,遇到问题及时处理,使得疾病能得到延续性的治疗。同时,通过院外与医生的积极互动,能更好地进行健康管理。
但由于前文提及的医生无精力执行随访,医院随访大部分由护士或者专门雇佣的助手进行随访,也有部分医院进行随访服务外包,主要随访内容通常为患者康复状况、饮食活动情况、健康教育指导等基础性内容,部分患者治疗后需要更专业、深入和个性化的随访,由于专业知识限制,使得上述随访方式质量不高,无法对患者的健康进行更好的个性化的管理。各方面因素导致患者的依从性不高。
诊后随访APP能够建立医生和患者沟通交流的便捷通道,无需医生手动输入填写患者资料、病历信息,患者可足不出户进行随访,调动其积极性。
4、支付方(商保公司)
目前,健康险存在的痛点之一主要是缺乏长期的发病率数据和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和评价数据,导致产品设计不够科学,致使健康险公司产生亏损。
据金融时报报道,经营健康险的保险公司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80%以上的公司赔付率超过80%,40%左右的公司赔付率超过100%,甚至有公司超过200%。患者院后全面的、连续的、实时的随访数据价值极大,通过有效地搜集并深入分析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精准定价。
从支付方角度看,随访对于其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1)其将触角延伸至细分医疗场景,抓取前段流量、用户、数据,反哺精算和设计模型,面向更多用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2)其将触角延伸至院外医疗,院内外医疗数据打通,更好的监测和教育患者院外行为,降低赔付率。
三、儿科随访的市场需求与市场规模
1、儿科随访的市场需求
儿科疾病对随访的需求巨大,儿科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大病、遗传病尤其需要长期的诊后随访,医生在医院能帮助到孩子的部分只有20%,另外80%是回家后家长对儿童的患教和照顾。
所以通过诊前、诊中和诊后三个环节,构建慢病的一体化病程干预及管理机制,最终达到加强病情控制,防止病情恶化,并控制整体医疗成本非常重要。而随访就是慢性病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2012年我国有10%~20%的儿童患慢性病, 2%~4%患严重的慢性病,根据预测,至2020年,儿童慢性病的患病率将达到29.4‰, 总人数将达到1110万人。我国常见的儿童慢性病主要有哮喘、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血液病 (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等) 、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和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治疗等。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3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肿瘤发病率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 死亡率以每年1.1%的速度缓慢下降。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7‰~9‰, 每年约有15万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
近十几年来, 我国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率和新生儿心脏手术率明显上升, 死亡率明显下降, 许多重症或复杂心血管畸形患儿在婴儿期甚至新生儿期给予干预后, 获得生存, 但是, 他们的生长发育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大多数慢性病会导致儿童的生长发育异常,定期跟踪随访、评估和管理患儿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生长发育等健康指标变得尤其重要。
需随访的儿科大病慢病约2985种,具有广泛分布各个细分科室的特点。同时,儿科大病慢病在诊疗上具有患者区域性集中的特点,因儿童医疗的特殊性与专业性,普通三甲医院大部分不具备充足的儿科资源来应对儿科大病慢病,各省份三甲儿童医院成为儿科大病慢病的最主要选择。
以北京儿童医院为例,医院接待的门诊和住院患儿中,外地患儿分别占60%和70%。临床科室血液肿瘤中心的白血病专业组每年收治自全国各地的新发儿童和青少年白血病患儿近千例,而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儿为6000-8000例,仅北京儿童医院一家三甲儿童医院就覆盖了近20%的新增白血病患儿。
互联网随访若能够覆盖20-30家省级儿童医院,即可覆盖全国90%以上儿科大病慢病的儿科患者,具有强烈的网络效应。
2、儿科随访的市场规模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7年中国儿童人数占总人口17.68%,因此中国目前有2.45亿的儿童人口。同时,2017年我国人均卫生总费用为3712.2元,其中个人卫生支出占28.8%,因此个人卫生支出人均费用为1069元。
在这些人均费用中,考虑到儿童年龄的原因,以及用药较少等因素,其个人支出可能会有一定折扣,因此我们只按其花费30%的人均费用计算,即320.7元。最终我们计算的市场规模为785.7亿元。
四、随访市场竞争格局
市场上大部分提供随访服务的公司本质上提供的是医疗信息化系统,无后端运营服务能力,只是作为医院的外包服务商,其侧重于医院的患者关系管理(CRM),而非专注于细分病种的医学随访,也不分病种。
因此这类企业医疗信息化系统并不能属于互联网 随访的范畴,其更多的是医院医患关系的管理模块,侧重于从医院的角度去做统计和分析,在部分功能上和表现形式上,其可能与互联网随访产品有一定的交叉,因此此处仅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新型互联网随访平台
目前,新型互联网随访行业主要有医随访、千诺医生、三爱医疗、麦豆随访、上海容瀚和千合医疗等。
通过以上随访平台的比较,目前具备医学属性的随访平台,大部分有以下问题:
(1)不具备对接HIS系统的能力:医院的HIS系统是医院的核心系统,存储着大量的患者核心数据信息,其数据非常重要,由于涉及隐私和保密性等原因,医院大多不愿意开放接口。
由于没有与HIS数据连通,医生需要自己手动输入填写患者基本资料、病历信息等。现实的情况是,医生平时工作非常忙,对患者的随访工作往往有心无力,如果手动填写这些信息会大大增加医生的工作量,造成医生使用意愿不足。
(2)无针对细分病种的随访模型积累:优秀的具有医学属性的随访平台应由专家医生总结医疗跟踪指标,形成数据库和随访模板,从而能够通过智能统计分析数据快速指出患者的指标异常。
(3)随访医生水平均不高:虽然目前国家推行多点执业,但医院真正的核心专家都并不被允许在第三方平台服务,所以普通随访平台的医生质量不高。
千合医疗的“超级随访”平台是诊后随访细分领域当中唯一一家每签约一家医院均打通HIS系统、有强大的细分疾病的医学随访模型、且均与顶级专家合作的诊后随访平台。
五、互联网 随访平台的商业模式
1、成为医院的诊后服务中心
通过互联网的入口,随访平台未来完全可能形成医院的诊后服务中心,由于医院愿用其进行管理,大量与患者的沟通工作、患者教育以及未来医疗产品包的服务工作,都可以通过其来完成。
同时医生也在适应互联网随访后,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误诊带来的风险。
互联网随访平台也可称为医生进行患者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工具,随访产品通过互联网连接医患,拉近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使医生可以准确触达患者并获取持续更新的病情数据。
诊后数据对于医生复诊的辅助诊断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来自患者的及时反馈有助于医生提升诊疗经验并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与进步。该模式的付费方为医院,支付随访公司随访系统的费用。
同时,作为患者管理平台,随访公司可以开发面向C端的商业模式,为医院运营远程门诊、复诊,让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并且连接药企进行药品的配送。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销售针对患者疾病的产品的商家合作,如儿童肿瘤、儿童内分泌疾病等,在超级随访平台上销售产品,提供患者慢病管理服务等。
该模式的付费方为患者,主要支付在线诊疗费用,随访公司可以与医院、医生以及商家进行各种形式的分成。
2、与商业保险公司共同设计产品
保险机构在随访服务发展过程中作为潜在支付方,在精算技术、大数据分析、基因检测等基础上,不断针对患者的巨大潜在市场积极探索和创新。
目前,保险机构主要推出健康险和单病种并发症险,其中健康险为寿险附加产品,慢病管理为健康险附加服务,管理“三高”,而慢病并发症险则针对已确诊慢病,为未来并发症提供理赔保障。
此外,以保险机构与高血压慢病管理服务企业合作模式为例,两者通过调整患者可获得的购药金额和并发症保险的方式,尝试慢病管理服务模式创新。
未来,随着患者数据的不断丰富和对数据精准分析技术的发展,以用户需求为基础的个性化定制险,将是保险机构与慢病随访机构的重要合作模式。 通过将原来非结构化线下的数据线上结构化以及相关随访模型的积累,保险公司等机构也将可能进一步开发出适应不同病种的产品。
目前保险公司设计细分商业健康险的核心障碍是缺少完整的诊后数据,互联网随访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可参与保险公司的产品打包设计和保险产品的销售。
此外,互联网随访可以作为保险用户的随访和健康管理工具,同时帮助保险公司监督和规范诊后行为从而降低赔付率。该模式的付费方为商保公司。
3、连接患者与医疗服务资源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儿科诊后随访】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fvalve.xrbh.cn/news/3825.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资讯移动站 http://keant.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