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
2024广播电视学考研群 594514955
后台回复“全程班”,带你开启高效备考
后台回复“择校”,获取一对一择校方案
后台回复“基础训练营”,走好新传入门第一步
“这是假嘟。”“这是尊嘟。”“这是尊嘟假嘟?”
最近,出自博主“伯恩山bot”的谐音梗“尊嘟假嘟”火遍全网,由此衍生出的表情包也被网友们广泛使用。
这是一种模仿小动物说话的文案,利用字词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谐音“真的假的”。因其萌气十足甚至具有语言幼态化倾向,“尊嘟假嘟”谐音梗被网友广泛接纳使用,使其迅速成为网络交流的“硬通货”,更有商家申请将其注册为商标。
但随着“尊嘟假嘟”的广泛传播,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一些网友认为,“尊嘟假嘟”是个“烂梗”,是语言贫瘠、幼稚的表现,不分情境的使用让人感到冒犯、心生厌烦。
事实上,无论是最近的“尊嘟假嘟”,还是此前的“挖呀挖”,每一个网络热梗背后都会出现质疑的声音。对于咱们新传er来说,探析网络玩梗现象是学习、研究亚文化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今天就跟着播播一起来学习“尊嘟假嘟”背后的知识点吧!
当下,“梗”文化作为特殊的社会语言已然融入日常生活,它是网络世界的现实写照,也是社会生活的情绪碎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从“我太南了”(我太难了)到“雨女无瓜”(与你无关),从“耗子尾汁”(好自为之)到“尊嘟假嘟”(真的假的),近年来网络热梗层出不穷。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群体,善于通过缩略字词、谐音替换等加工方式,对现有词句进行“再加工”,创造或捧红层出不穷的网络“梗”,口口相传之间,“梗”俨然成为年轻人的“语言游戏”。
1976 年,英国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迷因理论,为今天思考“梗”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注解。
所谓"迷因"(meme),是为解释文化信息传递模式而创造的一个概念,指作为承载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姿势、仪式或其他可模仿的现象在个体心智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能够直接塑造和生成社会群体的某种关键行为或思维方式。
因其在字母拼写上仿效了“gene”(“基因”)而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包括“梗”在内,网络时代流行的歌曲旋律、图像视频、服饰穿搭等都可以视为“互联网迷因”,而由于模仿而导致的大规模传播行为,被称为“迷因传播”。
基因通过遗传而延续,迷因借由模仿而扩散。在各平台病毒式疯传的“尊嘟假嘟”,成为UGC进行内容创作的“原始素材”。网民们将这句口头语进行二次创作,生产出不少表情包和魔性视频并吸引更多人传播。在这一迷因传播的过程中,网民纷纷加入进去,不断参与复制、修改、再造,每个人都是互联网迷因的继承者和编辑员,“尊嘟假嘟”梗也成为一众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生产者式文本”。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模仿是人类的基本天性,大家在这种从众心理的推动下以期获得参与感和愉悦感;另一方面,这些热词本身的简洁性、内涵的趣味性、形式的多元性以及传播渠道的便捷性等也契合流行文化的基调。由此,越来越多的人登上了这辆“乐队花车”,“梗”文化也依借语句的创作和接力、意义的内化和共享逐渐风靡全网。
“尊嘟假嘟”梗爆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其幼态化的语言表达。与此前风靡的眼神“清澈又愚蠢”大学生、懒羊羊、猪猪侠表情包类似,这种幼态蠢萌的语言风格加强了年轻人在社交过程中的亲近感和幽默感,折射出了现代社交媒体语境中语言变迁和审美趋势的多样性,也暗示了网络时代人们对于语言表达方式和情感传递的不断探索。
玩梗,已经成为了年轻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充当着“社交货币”的角色。当下的网络热梗,通过对某事或某物在不同情境的解码编码,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话语体系。梗的可玩性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表达的多义性,梗本身没有具体的含义和语境,不容易受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影响。语言符号是书面表达的文字,其本身代表着既定的含义,容易被群体所理解。
互动双方在玩文字梗的时候尽管没有看到彼此的表情和姿态,但由于熟悉群体行为的习惯和语言风格,仍然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对他者关于梗符号的了解程度心领神会,由此直接关联着群体对互动内容的兴趣,从而决定群体参与互动的意愿和方式。
对于同一圈层的成员,梗的最大魅力在于看破不说破、心照不宣。梗作为不同亚文化圈层之间的独特标志,构成了群体相互进行身份识别的“暗号”。对于同一圈层文化内部成员来说,只要对上了暗号,我们就是一家人。玩梗让网民快速地辨别同类,感受到“你懂我”的群体认同,出于身份相同的认知,成员间的心理距离迅速缩近。
例如,网友们通过在网络交流中使用“尊嘟假嘟”这一热梗,说明大家都“喜欢可爱的小动物”或“习惯于使用卖萌语气”,进而能形成一种文化认同的共同体意识。同时,“尊嘟假嘟”在流行过程中,甚至还延伸出了配套的颜文字表情包。
网友们通过颜文字表情包、图片和视频等在内的各种视觉化符号玩梗,可以更加轻松随意地利用图片梗和视频梗构建更为广阔的自我表达空间。尽管群体在网络互动的世界中“身体缺场”,但是该类符号可以弥补双方缺乏对彼此姿态、神貌、语调等了解的不足,其形象化和生动化的特征有利于群体加深对梗符号意义的理解。
网络用户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赋予了梗的意义,他们根据自身对梗蕴含的意义的理解来应对梗本身以及不同的情境,并随着互动过程而不断修正和创造梗。在网络互动中,尽管双方“身体缺场”,素不相识,但只要能够输出同一圈层内的梗,马上就会获得“确认过眼神,我们都是对的人”的情感共鸣。由此可见,网络玩梗完美契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情感需求,这也是它流行的原因之一。
尽管“尊嘟假嘟”梗如今已风靡全网,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网络口头禅之一,但玩梗具有排他性,有些人乐在其中,有些人不知所措。正因为亚文化圈层之间一定存在话语鸿沟,有时,“圈内人”和“圈外人”之间的梗,可以互动交流但是未必能真正地理解与共情。
随着“尊嘟假嘟”的广泛传播,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一些网友认为,“尊嘟假嘟”是个“烂梗”,是语言贫瘠、幼稚的表现,不分情境的使用让人感到冒犯、心生厌烦。
近年来,网络热梗一直饱受争议,许多人将网络上流行的词或梗称为“烂梗”。与此同时,一些并不具有恶俗含义的流行词被无差别攻击和嫌弃,不论这个流行词是不是真的“烂”,也不论它是从一开始就“烂”,还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变烂”的,部分网友只要一提到类似的流行词,便嗤之以鼻。
网络梗都是烂梗吗?
要知道,玩梗并非是网络时代的特产。“梗”和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歇后语、俏皮话也有着相当程度的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等存在语义的转移,“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对于谐音的加入,亦体现了解谜的特点。这种隐喻性、灵活性的言语表达,在互联网时代化身为“梗”这一新颖的语言现象,日渐成为当下虚拟空间中网民广泛参与的字词游戏。
梗的关键,在于心领神会,所以它总是和“Get”搭配,用只言片语传达大量信息,道上“黑话”、文人用典、乡间俚语,都能算是各自圈内的梗。不同时代、不同圈层、不同社群的“梗”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比如,零几年流行的“PLMM”(漂亮妹妹)代表可爱“萌化”,后来的“葛优躺”代表颓废无力,“打工人”代表隐晦反叛,“退退退”代表消解冲突心态乐观。“梗”语言延续了情感表达的维度,也深化了文字内涵。
以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为例,该部动漫以动物漫画的形式普及历史,极大地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许多年轻人在表达爱国情时会使用“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的“梗”,其中“种花家”便意为“中华家”,“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在推文中采纳了这种表达形式,“梗”文化特有的创造性和意象感实现了“破圈”传播。
又如“永远的神yyds”本来流传于英雄联盟游戏圈,但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等官媒使用后,则被大众所熟知和使用,成为一个全民梗、全民流行语。
基于多样化的媒介文本而生成的“梗”具有多源性、随机性、多变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尽管它们在诞生之初都有着较强的亚文化属性,但互联网媒介却是社会化的,它们都在有意无意地传播着梗。
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按照波兹曼的理论,可以将梗视作一种带有隐喻特征的媒介,梗在每一次的生成和使用中所产生的隐喻意义都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当其他亚文化圈或主流文化与某个梗的使用语境产生共鸣,梗就实现了“破圈”和“破壁”,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文化意义。
网络玩梗为社交文化带来了新气象,但是它对大众的价值取向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个体意义上而言,“玩梗”促进个性表达、增加“自我”建构,影响生活方式;从社会意义上而言,“玩梗”促进亚文化形成、促进文化认同与共情,但也可能导致社会失范行为造成风险。
当梗被频繁使用,必会遭遇语义磨损,即贬值。当“yyds”从极度的赞美,变成普普通通的“好”,甚至只是单纯的感叹后,烂梗也就随之诞生。而每个梗流行之后,就会出现更重量级的新梗来取代,用语愈发夸张,又从夸张归于平淡,一路演变,层出不穷。
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师兄,中国早期社会学家李安宅曾在1946年提出“语言通货膨胀”的概念,指“语言与其背后的思想、情感的不匹配”。部分玩梗以低下的感情姿态,在俗气而直白的“土味情话”中暗含笑点,使梗脱离最开始的传播语境,衍生出新的意义。同时,梗文化的泛滥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良价值取向,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长此以往,会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
梗文化的盛行,影响着网络新世代自我表达、话语重塑、价值形成和行为交往的方方面面。在泛娱乐化的今天,梗的娱乐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传递,梗文化也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大众的判断和思考。如何避免过度追求娱乐,在娱乐中沉沦,依然是当今网络时代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参考文献:
周子星.青年网络交往“梗”文化的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23(07):90-95.
王子健,李凌凌.网络“梗”文化的意蕴内涵与传播逻辑[J].青年记者,2021(14):109-110.
林爱珺.网络玩梗背后的表达失语与价值观消解[J].人民论坛,2022(04):95-97.
徐娜娜.流量时代“梗”的多维呈现及引导策略[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1):66-75.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小S 2.0
知知
小S
福仔
胖胖
小E
小S 3.0
卷卷
看千遍论述题不如动笔一次,第三期公益论述批改等你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