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娱先声雨过炊烟
编辑 | 先声编辑部
当短剧撞上综艺,会产生哪些化学反应?
最近上新的综艺《开播!短剧季》,就做出了“短剧+综艺”联动的尝试。目前,节目刚刚上线两期,由东方卫视、天府宽窄、春光好传媒、光彩影业联合出品,春光好传媒制作,在东方卫视、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共同进行台网双播。
节目播出后,以李沐宸、盛一伦为代表的演员掀起了长剧演员转战短剧的话题,呈现了腰部演员转战短剧赛道的两难抉择;而以屈梦汝为代表的只能坐冷板凳的短剧演员,则让观众看见了底层短剧演员的困境。
短剧与综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为这些短剧演员提供热度,创造表演机会的作用。与此同时,“短剧+综艺”模式也成为了文娱领域的全新内容。
不过,颇为遗憾的是,《开播!短剧季》播出即遇冷。灯塔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前,这档综艺的市占率仅有0.59%,排在20名开外;在豆瓣上为数不多的点评里,也充斥着不少一星评价,“不可否认这将是一个新风口,但能不能换换模式”。
虽然“短剧+综艺”做出了创新尝试,但这条路究竟能跑通吗?
01《开播!短剧季》缘何开播遇冷?
《开播!短剧季》作为《开播!情景喜剧》的综N代,其孵化内容由情景喜剧转向了短剧。这档综艺的嘉宾为总监制宁静与监制张萌、苏可,并邀请了徐艺真、李沐宸、代高政、刘擎、周骏超、林墨、乔靖雯、徐菲、张语格等26位青年演员。
曾几何时,短剧被视为“草台班子”,鲜少有专业演员入局。而《开播!短剧季》正在尝试打破外界的刻板印象,并将选角、创投、展演、孵化等环节全景呈现,意在带领观众了解短剧制作的台前幕后全过程。最终,成功孵化的短剧将在东方卫视上星。
从赛制来看,《开播!短剧季》的形式基本与《无限超越班》类似,演员之间会进行1V1或者2V2的试镜比拼,并根据评委打分决定是否晋级。但残酷之处在于,头部演员往往能匹配到更多的表演资源,比如徐艺真一开始就有四部剧前来邀约,而知名度不高的屈梦汝等人则只能多人同台竞演,只为抢夺一个角色。
在内容层面上,这档综艺《杜拉拉升职记》《聊斋》《终极一班》《离婚律师》《包拯与公孙策》等5部长剧IP,以及为总监制宁静策划的定制短剧《重返18岁之我是宁静》进行短剧二创,并适当融入短剧的重生、复仇、跳楼等元素,让演员演绎最具爽感的片段。
由于导师皆是长剧演员出身,评判标准同样更为严苛,但通过导师点评环节,也能看出一定问题。
张萌没有短剧经验,面对代高政饰演的王伟进门就走到浴缸自言自语的表现,她直言:“长剧不会这么拍”,并对演员提出了演技具有层次感的要求。但苏可在一旁连忙反驳,“这就是属于短剧的节奏”。某种程度上讲,他们给出的长剧拍摄建议并不适配短剧要求。
演员演技同样参差不齐,评委毫不客气地指出,欧阳娣娣与徐艺真竞争杜拉拉这个角色,只是为了衬托徐艺真有多符合,而盛一伦万年不变的演技也看不到任何惊喜。
除此之外,长剧演员也面临着下沉挑战。李沐宸就坦然陈述了自己的困境,拍摄长剧时间长,不一定有水花,且接不到女主戏份,为此,她选择通过出演短剧让更多人看见自己。
无独有偶,优质爆款短剧《长公主在上》《东栏雪》男主锦超曾经出现在《无限超越班》综艺里,他表明了自己想要通过打磨演技,进军长剧的愿望,结果引发了导师们的分歧。最终,虽然锦超获得了长剧的配角资源,但表现远不如短剧亮眼。
诚然,无论是长剧演员降维还是短剧演员飞升,都面临着艰难的挑战,但这档综艺只是点出了现象,并没有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也没提炼出长剧、短剧各自的独特之处,反而更像是短剧和综艺的一锅乱炖。在剪辑方面,为了制造冲突,节目时不时跳切几个完全不沾边的短剧镜头,也令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但整体来看,这档综艺也算为“短剧+综艺”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创作思路。短剧综艺的出现,可以将短剧快节奏、强反转的特点与综艺节目的娱乐性相结合,为并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未来,或将涌现出更多的短剧综艺,正如制片人阿苏在采访中表示:“观众不会再给你100分钟了,内容碎片化是大势所趋”。
02 传统广电拥抱短剧,“小屏+大屏”推进短剧精品化
今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意见(试行)》,其中明确提出,推动大屏小屏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共进共赢,“鼓励支持优秀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网络动画片、网络综艺文化节目资源进入电视大屏播出”, 此举无疑加速推进了微短剧的精品化之路。
而在长视频平台、美妆品牌、3C电子等纷纷加码短剧后,传统广电亦不甘落后,并通过“短剧上星”的策略,发力短剧精品化路线。
去年12月10日,芒果TV与湖南卫视联动,大芒出品的横屏短剧《风月变》首次“上星”,并以“先网后台”的方式播映了《大妈的世界贺岁篇》《小年兽与捉妖师龙年篇》等短剧;浙江卫视、重庆卫视同样积极布局微短剧赛道,先后“上星”了微短剧《南辕北辙的我们》和《嗨!微剧场之烟火星辰》;央视则借助AI赋能,接连推出了《英雄》《爱永无终止》《奇幻专卖店》三部AI短剧;江苏卫视也与《非诚勿扰》团队联合打造自制短剧《重返十八岁的夏天》……
相比之下,东方卫视动作可谓最为频繁。
去年12月,在2024百视TV开放大会现场,东方卫视宣布与抖音联合出品精品短剧。今年10月,东方卫视在“中国微短剧品质东方计划·创作者大会”上宣布12部品质微短剧将登录大屏,并在黄金时段设立“品质东方·微剧场”。据悉,该微剧场从今年10月起到2025年1月,周一至周五每晚将展播约30部优质微短剧。而综艺《开播!短剧季》的推出,也是在尝试探索短剧与综艺融合的创新可能性。
从内容层面来看,上星短剧题材弱化了重生、复仇、血腥、暴力等元素,更倾向于聚焦现实主义。
比如《南辕北辙的我们》讲述了年轻人面对生活挑战的种种经历,《重返十八岁的夏天》也是青春题材,《嗨!微剧场之烟火星辰》则关注民生,呈现了普通人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也与主旋律风格较为契合。而《风月变》虽然是古装剧,但豆瓣7分,也能看出上星短剧的门槛。
如今,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效应下,电视台与短剧不断深度融合,亦加速推进了“大屏+小屏”联动的模式正向发展。
属于短剧的大屏时代,或许即将来临。
03“短剧+”走到哪一步了?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10.74亿,占网民使用率的98.3%,其中39.9%的观众经常观看微短剧,31.9%的用户曾为微短剧内容付费。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也显示,2023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373.9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500亿元,2027年将超过千亿元。
随着短剧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短剧亦不断拓展内容边界,与此同时,“短剧+”模式同样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比如“短剧+文旅”、“短剧+综艺”等。今年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并预计推出100部系列主题短剧,促进当地文旅发展。
在近期举办的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微短剧“何以赋能”平行论坛上,还发布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澳门故事》《大力村超人》《宁波144小时》《1818编辑部》等55部优秀主题微短剧作品入选。
最早爆火的文旅短剧可能还是《逃出大英博物馆》,虽然这部剧侧重点还是保护文物,但对取景地的“带货”效果明显。自从这部剧火了以后,各地的文旅部门亦因此盯上了短剧赛道,以《一梦枕星河》《遇见,我的欧阳修达大人》等短剧也陆续跟进播出,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
如今,“短剧+综艺”也加入了战局。比如《跟着短剧去旅行》就邀请了王格格、申浩男、余茵等知名短剧艺人一起去三亚、内蒙古等地旅游,期间,还有孙樾、滕泽文等短剧演员作为飞行嘉宾出现,这档综艺也算做出了将“短剧+综艺+文旅”融合的尝试,但至今迟迟未能播出。
本文地址:http://dfvalve.xrbh.cn/quote/6620.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dfvalve.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