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企业  中国  设备    上海  行业  未来 

上饶其他景区景点

   日期:2024-11-02     移动:http://dfvalve.xrbh.cn/mobile/quote/6751.html

  1、河口古镇

上饶其他景区景点

  铅山县,是一座被誉为八省码头的古镇,曾与樟树、吴城、景德镇齐名,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自古繁华。明中叶,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日渐萌芽的大气候下,除南、北两京外,江南地区日渐繁华起来,河口镇正是当时集散和转运赣、闽、浙、粤、鄂、湘、皖等地各种商品和销售本地大宗纸、茶以及铜铁等矿产品的重要市镇,工业已成为与苏、杭、松江乃至南洋、日本保持着极紧密的商业联系的全国商品市场的一个网结。明清古街和众多的古建筑遗存,就是当时当地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历史见证,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街巷制”的一种典型,一改过去(唐中叶前)那种“坊”(居民区)与“市”(商业区)严格分开的“里坊制”而是集商店、旅社、民宅与一街。古镇的民居,无论是建于古街之上还是坐落它处的,荟萃了江南明清居宅建筑艺术的精彩之笔,体现了我国建筑文化独特的装饰方法和布局方式。一条清澈的惠济河,穿古城而过,这方古镇,既将人包容于大街小巷,舟车店肆的喧腾氛围之中,又能教人去领略“小桥、流水、人家”的雅致情调。

  民谚“买不尽的汉口,装不尽的河口”之说,将河口与汉口相提并论,足见这座古镇的热闹繁华。

  明清古街

  古街上店屋多数砖木结构,店面常加木雕、砖石雕或彩画等装饰,其中,以纸号、茶行、银楼、钱庄、药店、绸缎店最为豪华富丽。

  金利合

  1881年建于二堡街。郑家街(今复兴街)口,南向;砖石结构;面宽三间、两层。上下层竖有石柱8根,柱面均镌刻联语,宣扬它的经营宗旨和内容。青石匾额“金利合”嵌入二层正中,周边石框镂雕,上方又嵌一径约三尺的圆形镂雕,或许是店徽。无论联语还是匾文,都以真金裱饰,甚是辉煌。整个方面雕饰繁复,为象征健康长寿的人物和动、植物图案。由于毗邻其左右的店面都是木构,且以暖性红色调油漆为主,而此处别开生面,以青砖青石之本色衬托金漆大字,整个色调格外和谐统一。加之石雕工细,书法老到,因此,也就更具富贵气派,从而给予顾客以强烈的感染力。

  “林壬锡嘏”宅

  建于“惠济渠”中段左侧。它的正立面墙体从河床上壁立砌起,大门口接架青石跨水梁桥,通小河右侧道路。此宅门楼为木雕拼镶,制工精细。大门内为一横窄小天井,中门(仪门)与大门偏正改移,配置于天井右部。如此移位据说是为了“避凶迎吉”。实际上,这是空间处理的需要:门不相对,有限的空间才可能丰富、有趣。中门后又是一方天井,接着才是前厅、正厅、厢房和左杂屋、伙房。其空间处理可谓曲折幽致,紧凑而有变化。整个宅子外观似殷实小户,内部却精美豪华。类似居宅在这附近还有数处,如“东海第”等等。

  “陈隆兴”布号

  位于“金利合”东部不远处,为木构楼房。铺面装素木板门,可完全卸下,店堂敞开;正立面,二层临街挑出楼廊式阳台。栏杆、方梁、花板,所有木构件都有精美细致的雕饰。因一进、二进均装斗光采光,故二楼有了迥廊式楼道。这座建筑内外的精美雕饰的木构结合也很巧妙。

  天乳寺

  又名天池庵,因取庄子“南溟天池”之句而名,位于九狮山天池岩中,门临信江,有石阶自河边盘曲而上。殿旁有池,长约5米,宽约2米,深1米有余,其水澄碧如镜,四季不涸,红色鲤鱼悠然游弋其中,石岩上方凿有“天乳池”三字,字高1米左右。明宰相费宏曾于此读书,明清两代名人骚客多有题咏。清康熙间又凿岩添建华殿、寺宇(凭借前倾山体,依附山崖建造),别具特色。

  九狮庵

  河口镇古街西段半边街端。占地800平方米。有三宝殿、观音堂、十八罗汉等。与天乳寺,隔江相望。暮鼓晨钟,悠然鸣响。

  章岩寺和摩崖石刻

  章岩在横公路东侧距信江约半公里处。洞中原建“宣梵院”,俗称章岩寺。洞口上刻“宣梵天”三字,相传朱熹所题。清嘉庆十九年(1814)此处曾建“文公书院”。有房十二间,但久废。章岩寺东去50米,山谷两侧崖壁上,存有宋、明代大小摩岩石刻七方。其中有朱熹、辛弃疾、陆游等的题记、诗词。

  浮桥

  由40余只木船铺板链连成,横跨信江,是以往沟通信江两岸的主要通道。形制古朴,与古街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成为古镇另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2、“千湖之县”鄱阳

  鄱阳县坐落在鄱阳湖的东岸,处江西省东北部,地势自北向南倾斜,犹如一块巨大的洗衣石,横卧在鄱阳湖边上,42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1067个湖,水面占国土面积的30%,号“千湖之县”。

  水成鄱阳

  鄱阳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文明古县,自秦始皇二十一年建立番县,东汉改名为鄱阳,历来为郡、州、路、府之治所,至今已有2229年的建县史。1957年曾改名为波阳县,为还原历史,适应地方发展,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于2003年12月17日批复将波阳县县名恢复为鄱阳县。

  据考古学家鉴定,早在新石器时代,地处吴头楚尾的鄱阳已有先人存在,他们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捕鱼狩猎,刀耕火种。秦汉时期,这块背山环水、气候宜人、林木茂盛、港汊纵横的吴越大地,已是田畴膏腴,沃野接天的极好所在,古饶河一带更是良田遍野,物产丰富,田舍如云。东汉以后,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此时的鄱阳平原既便于车马驰骋,又利于舟楫航行,是汉王朝东达闽浙的交通要冲。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把南方的经济中心与北方的政治中心连接起来,水上鄱阳遂一跃而成为赣东北的古道通衢。“渔村绕水田,澹蒲隔晴烟”的田园风貌进一步显现。自唐以后,鄱阳出米之多,堪称一绝,芝麻、大豆一度是我们的骄傲,稻谷、粟米一直是历代政府官员的俸禄和平抑民情的重要物资基础。

  当我们撩开鱼米之乡的面纱,追溯她的成长历程时,不难发现,是区位影响了气候,气候孕育了资源,资源则为世代鄱阳人提供了衣食之源,用武之地。也使得这颗回归沙漠带中的明珠熠熠生辉,大放光彩。泽有蒲鱼之饶,山有林麓之利,风物瑰丽,秀甲东南。鄱阳港作为赣运的水上脉搏,自古以来成为商家必经之路,兵家必争之地。正是由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水运发达,造就了风流千古的银鄱阳,也孕育了水乡特色的文化景观,催生了一大批历史名人。誉满天下的宋代“三洪”,独树一帜的词人姜夔,治水专家胡克家,天文学家童轩,大将军陶侃等,或文韬武略,经邦济世;或赤胆忠心,光耀青史;或技压群芳、自成一家;或佳什迭出,斐声文坛。历史上许多名人雅士都曾来此任职与观光,唐朝书法家颜真卿,宋代文豪范仲淹等都曾在鄱出任要职,并留下了不少政治佳话与传世之作,成为乡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水赋鄱阳

  多少年来,鄱阳润泽着水的灵气,风光旖旋,风景如画。从空中鸟瞰全境,山丘错落,河网纵横,平畴千里,湖光山色,碧水蓝天相映如画,构成鄱阳的地形大势和自然景观。整个鄱阳湖区在东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枫红送暑归,翠竹迎飞雪”四季分明的润湿型季节气候。鄱阳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县城东湖古代就有“浮舟孤寺,洲上百花,柳堤春色,芝峤晴云”等十景,可与西湖媲美;芝山因盛产灵芝得名,奇秀于东南,山下止水池系南宋丞相江万里全家投池殉国处。

  境内千里鄱阳湖,一片白沙洲。丰水期您会看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水天一色,也会置疑那帆竟是天上来;自然也会看到“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景;秋冬时节鄱阳滨湖湿地是天鹅的乐园,白鹭的天堂,来此越冬的候鸟不计其数;长山群岛如王母玉盘打落,似一串珍珠撒落鄱阳湖面;也留下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遗址;内珠湖的瓢里山被时任饶州知州的范仲淹称为“小南海”;鄱阳还有避暑胜地莲花山;岳飞留诗“潭水寒生月,秋风夜带秋”的狮子山,巍崖峭壁,下临清流;郭璞尖五峰屹立,如青锷刺天,为晋文学家郭璞炼丹处;莲山汉墓群,谢家滩龙潭等亟待开发的景点,充满神色诱人的色彩。

  水兴鄱阳

  2007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中国湖城·鄱阳”发展战略,将鄱阳城乡作为一个整体,以鄱阳最大的特色自然资源亮点——湖泊作为城市定位;以建设特色名城品牌——中国湖城为目标,延伸中国湖城·鄱阳四大重要载体,即:湖旅游名城、湖文化名城、湖宜居名城、湖产业名城,无缝对接了省委、省政府年初提出的建设环鄱阳湖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为快速融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我县以湖旅游名城建设为杠杆,启动了两块大旅游项目的龙头建设,即:以珠湖为核心的274.5平方公里的景区建设和以东鄱阳湖南岸为主体的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申报建设。

  珠湖

  珠湖因唐时盛产明珠而得名,水面8万亩。相传珠湖原本就是王母的玉盘打落遗落在鄱阳湖畔的一颗明珠而成。七仙女路经此地,见湖圆润、清澄,十分欢喜,便经常偷下凡来在此洗浴。被王母得知大怒,派虾兵蟹将将珠湖啃蚀得残缺不齐,就有了珠湖周边48大汊,108小汊,且汊汊都有故事。珠湖景区从礼恭脑上船最近的景点是乌金汊,从县城有旅游公路直通这里,行程13公里。乌金汊的来由也与范仲淹有关。范仲淹为官鄱阳,向不收礼,县民皆知。一次范仲淹在此泊船上岸走访民情,一乡绅巴结范仲淹,把乌金块暗藏于咸菜罐之中,送与范公,因是咸菜,范公笑纳,乘船离开时,突然风大浪急,范公查点咸菜,发现乌金块后,毅然把乌金块抛入水中,顿时风平浪静,后人把此称为乌金汊。

  乌金汊有99个岭88个洼,这里常年水秀山青,花香鸟语,植被良好,是一片人工林。1967年,一批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响应毛泽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来到这渺无人烟之地结庐为居,开垦荒山,植树造林,这里一片片绿荫就是他们用青春年华浇灌出来的。如今,他们当年居住的房屋,所用过的工具还保存完好,墙壁上当年刷下的标语:人民公社好、毛泽东万岁等还清晰可见,当年的知青来到这个地方,自有一份感慨在心头。

  离乌金汊500米左右,有一山名叫龙吼山,伸入水中部分有龙的上唇、下唇、喉咙,就像张嘴大吼的龙头,故名龙吼山,站在龙吼山岭,可见这是一条由无数山坡组成的一条巨龙,绵延十多公里。在龙吼山的龙颈部有一汊,称洪门,山上现存有“洪门城堡“的遗迹,长达数公里。洪门城堡为明太祖朱元璋重孙朱瞻奥所建,他也是英宗朱祁镇的皇叔,在永乐二十二年赐封淮王。淮王好山水田猎,一日来到龙吼山,见景色优雅,风水甚好,于是筑城堡以做别殿。后又辟为王室陵园,世袭王葬此地者有14个。当时,明朝廷还派朱姓族人到龙吼山一带定居,厮守王坟,他们就是现今胡家村的朱姓族人。

  在洪门城堡入内的最里边,有一大墓,为宋端明殿大学士、礼部员外郎、国史馆编修官、中书舍人洪迈的坟墓。洪迈为宋代大文豪,他的代表作《容斋随笔》为千古绝唱,一代伟人毛泽东毕生爱读这部书,晚年他视力不好,上海人民出版社特地排印大字孤本供他阅读。

  这儿还是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大战的主战场。陈友谅的大军就驻扎在此。1363年7月,朱元璋率20万大军与陈友谅60万大军在此决战,最后朱元璋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以少胜多,奠定了开国的基础。

  竹溪三岛是珠湖周边进行得较好的生态建设村,一条主干道串连起两个湖心岛和一个半岛,湖心岛外围由环岛路环抱,环岛路下的扶堤垂柳不知醉了多少来客。俨然一幅写意的中国水墨画。与之相对的是珠湖大水面上漂浮的一个形似瓢状的岛屿,俗名叫瓢里山。岛不大,只有83亩,然而名气却大得很。它原名黄溪山,对面有一渡口名黄溪渡。黄溪山原有一庙名黄溪庙,供奉南海观音菩萨,四季香火十分旺盛。庙僧曾在山上广植花果树,阳春三月,桃红李白,映衬碧波,恍若蓬莱,前来瞻景拜佛者络绎不绝。1036年,北宋名臣范仲淹出任饶州知州,慕名来此。站在黄溪渡口,面对如此美景,因政治角斗而深感身心俱疲的范仲淹,不由感慨万千,赞叹“真乃人间仙境”,并赋诗一首:“黄溪渡口看黄溪,忆想当年试水时。忽被南方风吹出,化为岩石镇湖眉”诗罢,弃舟上岛,见山上绿树婆娑,花果成行,寺庙俨然,梵声轻曼。这位忧国忧民的大文豪心动了。他忘却了受贬来鄱的忧闷,挥毫题下“小南海”三字,并为庙堂题下一联:福地飞来小南海,禅心静到大西天。不言而喻,这是一种感悟、一种觉醒、一种禅念、一种超脱,这方净土毕竟是他欲求而未能得到的。

  也许是黄溪山真是一个福地,成千上万的鸟来此与人类争夺这块福地,终于因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颁布,人类退出了,把这块宝地供手让给了鸟类。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黄溪庙也只能另择福地重修了。如今的黄溪山常年栖息着几万只候鸟,而且许多候鸟已经不走,变成留鸟,使这岛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鸟岛。

  白沙洲景区

  白沙洲与珠湖本是同脉相连,原都属珠湖乡, 1976年治水养息,发展农业生产,修建了现在的珠湖连圩,把珠湖与鄱阳湖割开,同年把白沙洲从珠湖乡分立出来,成立了白沙洲水产场,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乡、场合一的单位。

  “浩浩鄱阳湖,美在白沙洲。一瓢浮绿水,群鸟舞蹁跹。”白沙洲珠湖大水面本是鄱阳湖水域的最大天然港湾,入口处为防洪大堤截断,形成了鄱阳湖的一个内湖,水域面积达8万亩,这里湖光山色,水光潋滟,四季景色怡人。

  然而白沙洲的美不仅反映在她的外表,这儿还有丰蕴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

  在白沙洲还有一个留传了一千多年的饶娥庙,饶娥因父亲溺死,为找父亲的尸体,三日不食,耳鼻流血,气尽伏死,后负父尸浮出水面。此事震动朝野,唐德宗皇帝御封“天下至孝”,乡人自发为其建庙称“饶娥庙”,时任礼部员外郎的柳宗元亲写碑文“饶娥庙碑”,后饶娥被列入中国古代十二列女。南宋右丞相马廷弯曾亲赴白沙洲主持饶娥年祭,并亲写祭文“饶娥庙祀神歌”。

  白沙洲本岛本是鄱阳湖中的一个小岛,现东西两头为防洪大堤与陆地接壤,大堤一侧是鄱阳湖,另一侧是白沙洲大水面,形成堤内堤外两重景观。白沙洲本岛绿树成荫,是一个无噪音、无灰尘、无污染的“三无净土”。防洪大堤外侧的鄱阳湖,丰水期水天一色,千帆竞发,船逐浪去,恍若“四望疑无地、孤舟若在天”之中;枯水期,水落滩出,河湖密布,芳草萋萋,芦花飞舞,百禽来归,牛羊徜徉。这里的候鸟主要有大天鹅、小天鹅、白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黑鹤、豆雁、灰雁、朱缳、驼鹅、鸬鹚、灵鸟、河鸥等等。站在岛上,可见万鸟翔集,和鸟争鸣。鸟儿或嬉戏、或觅食、或翱翔,千姿百态的万鸟图会让你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白沙洲很大,有着看不够的山水;白沙洲很古,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白沙洲很美,有着讲不尽的清丽;白沙洲很清,有着道不出的风情。

  蓝天碧水,白云和风,不事雕琢,丰姿天成,一如那深深庭院的娇羞处子。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以东鄱阳湖为核心,包括长山岛、西山岛等范围辐射至饶河岸边的角丰圩,总面积 36285.0公顷 。

  鄱阳湖是典型的湖泊湿地,丰水一片,枯水一线。丰水期湖中万顷碧波,水天一片,舟行其中,时而帆影点点,浪鸥不惊,上下天光,犹如置身琉璃世界。特别是落日浴波,明月沉壁,更使人流连忘返。湖边港汊、池泽罗列,丛苇渔村,芰荷叶舟,点缀着水乡湖村一番佳境。景区内湿地生态链中,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500余种,鸟类350种,每年大约有全球98%以上的白鹤、天鹅等珍禽来此越冬。淡水鱼类就有118种,还有许多贝类、菱莲、水草等。唐代韦庄有泛鄱阳湖诗“四顾天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逆鲤似梭投运浪,小舟为叶傍斜晖。鸱夷去后何人到,爱者虽多见者稀”。宋代徐灵晖曾经鄱阳湖,亦有 “四望疑无地,孤舟若在天。龙尊收巨浪,鸥小没苍烟”之句。

  秋冬时节水退滩露,正值草长鹤舞十一月天,鄱阳湖湿地草洲十日一景。一些时日是万顷碧波似锦缎,草长足以没过人的膝盖,仰天躺下去,感受明净的天空、澄清的湖水、绿油油的草地、点点的帆影、朦胧的鸟翅,无不让人感觉恍如隔世,梦回生命家园,便想长睡不起;一些时日是秋天的芦苇荡黄灿灿有如金波万顷的麦田,似层层金色麦浪随风荡漾,仿佛置身黄金海岸。散落在这些洲地的有诸如香油洲、西山、爱斯尼岛等让人一听名字就想去的地方。

  长山群岛

  长山群岛位于鄱阳湖中,也是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这个群岛约5平方公里,由凤凰山、罗汉山等13座小岛屿组成,最高海拔141米。在这儿可登高揽鄱阳湖全貌,也可看渔舟早发、听渔歌唱晚、观渔市喧闹、品渔宴鲜美、察渔家风情,让你感受万千。唐文豪王勃曾留名句盛赞鄱阳湖:“鹤汀枭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就是在泛舟鄱阳湖过长山群岛时的感受。丰水期长山岛鄱阳湖汪洋中的一点,村民建房都在半山腰,面水而居,以渔为生。枯水时节让人无法想像的是长山岛周围一坦平洋是陆地。毫无人工痕迹的天然机场。

  长山岛的水域,就是古枭阳城遗址。汉朝时,鄱阳县东设枭鄱阳县,正是当今鄱阳湖中心一片广袤水域。南北朝时,江西北部发生剧烈水陆变迁,湖盆沉降,长江主河道南移,彭蠡湖水南侵,溢出松门山向南扩展,一夜之间,汹涌的湖水吞没了高大的城墙,无数的屋舍和良田,致使枭阳县城沉于鄱阳湖底。5年后,古海昏县城又被无情的洪水湮没,地势较高的吴城则繁荣起来,这就是历史上“沉海昏,起吴城”的说法。万家灯火,古枭阳城古海昏城,除了史册上能找到记载外,鄱阳湖底还埋藏着它们残存的城郭,许多渔民都反映,他们在鄱阳湖底发现的石廊长达数公里。在长山岛的东面至余干的康郎山一片广袤水域,就是元末朱元璋与陈友亮鄱阳湖大战的古战场。当年陈友亮的大军就驻扎在长山岛。在这里演绎了他们“败者寇,胜者王”的帝王宿命。

  精品路线

  县城---->礼恭脑(服务站)---->绿笠峰(平湖白帆)---->竹溪三岛(鄱阳湖渔唱)---->小南海(瓢岛鹭翔)---->珠湖渔家(周家)---->白沙洲(白沙鹤舞)---->龙吼山(金戈探古)---->长山岛---->西山岛

  3、天梁风景区

  天梁风景区位于三清山东部进山旅游线中,距三清山28公里,距玉山县城仅20公里处。天梁风景区与三清湖跨路相连,水天一色。因景区内有“天梁耸立,气贯灵霄”而得名。景区东西窄,南北长,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一处以岩溶奇特地貌景观为主体,以灵动的水体景观为特色,以文化遗存为内涵,集山、水、林、洞、石多种旅游资源于一体,具有“雄、奇、险、秀、幽、奥”之特点。景区内有“好运通天、灵宵天梁、归墟之门”三大绝景。景区交通便利,清幽凉爽、如诗如画,是人们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的综合性精品景区。

  天梁风景区依托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精萃的自然景观,倾情打造休闲文化、好运文化和状元文化,不断为广大游客完善吉祥愉悦的休闲观光环境。天梁风景区内绝景密集,有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仰天崖•状元洞、气势磅礴的黄果树小瀑布、玲珑精美的昆明小石林、瑶琳仙境似的好运通天溶洞、巍峨壮观的江南第一天生梁、广阔浩瀚的大草原野营区、暗泉汹涌的地下河流等等。在3平方公里内汇集如此多的高品质旅游资源,在整个华东地区也是罕见的。景区间道路平坦宽敞,海拨落差不超过30米,是老少皆宜的旅游休闲胜地。

  天梁风景区于2004年开始试营业,迄今已逐步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休闲观光、旅游娱乐、餐饮服务、游余小憩等接待服务体系,逐渐成为了广大游客喜闻向往的场所,与三清山优势互补、相互辉映的旅游佳地。

  三清旅游第一景,天梁风光醉游人。有情的山水,无尽的回味,天梁风景区的休闲旅游定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和难忘的回意。

  4、德兴聚远楼

  聚远楼位于凤凰湖景区内,是德兴市旅游的“后花园”,距市区仅3公里,这里山水相依、山峦叠翠、景色秀丽。聚远楼始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元七年(1084)苏东坡送长子苏迈赴德兴任县尉时登上聚远楼赋诗:“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出花各自春。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于闲人。”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赏苏东坡诗特赐金匾,使聚远楼在当时名振天下,被誉为“江南名楼”。历经百年风雨,毁于清末。现存楼为2003年重建,为三重檐楼阁式仿宋古建筑,占地面积637.87平方米,外观三层,内设六层,高39米。各层皆有浓缩德兴历史文化的大型浮同壁画,景区内有千亩湖面水上娱乐、佛教圣地报德寺、古遗址等景点。张潜故居、明清街等景点正在建设中。

  5、梧风洞景区

  梧风洞景区地处德兴市绕二镇,在大茅山自然保护区内,总面积55平方公里,这里多有原始森林,原始次森林,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气温28.4`C,素有“小庐山”之称,其风景具有“奇、绝、秀、幽的特点。景点有天鹅湖、仙姑潭、黄家瀑布、一线天、神龟望月等等。据调查,动植物十分丰富,其中一级珍贵树种南方红豆杉、香果树,二级珍贵树种花榈木、鹅掌秋分布很广。庐山三宝石耳、石鸡、娃娃鱼,也经常看到。1962年3月朱德委员长曾在此下榻,对这里的兰花及风景格外赞赏,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二十一)江西省六石岩森林公园

  江西省位于上饶市广丰县嵩峰乡十都村东南镇。上广公路直达。距广丰县城35公里。景区内原生态植被保存良好,古木参天、山泉潺潺、曲径通幽。六石岩有赣东北“一洞天”之美誉。六岩簇立,以各自不同形状名之。陡如刀削,状如钢刀,名剖刀石;造化极巧,状若麒麟,名麒麟石;下圆上尖,形似锥子,名雷钻石;险峻秀丽,行如猿猴,名猢狲石;在霞光映照下,貌似三国名将关羽,称关公石;四周俱绝壁,唯峰顶生满翠竹,名竹山石。竹山石以高、险、奇、幽而冠名六石之首,高约200米,凿有石级直通峰顶。峰顶开阔,竹林绰约,亭亭玉立。有泉一眼,水质干冽醇厚,煮茶味美。岩前有“一洞天”。岩上镌有“六石仙岩”四个大字。明代千古绝对“出双山、望六石、六石垒垒”,为六石岩增添了神奇色。岩下有江南第一大民宅——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位于嵩峰乡十都村中心,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系该村纸商王直贤所建,故又名为“直贤大屋”。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80平方米,有108个房间,36个天井,18个青石圆门,2个鱼池,1口水井。王家大院全属木质结构,雕梁画栋、石雕、木雕技艺精湛。

  6、仙人寨景区

  仙人寨,又名仙人城、仙人峰,位于铅山县汪二镇,距弋阳龟峰景区15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处山奇、石异、水碧的自然风景区,现为省级森林公园。

  仙人寨属典型丹霞地貌,为地垒式快状山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面积0.2平方公里,山势险峻。主峰挺起,海拔260米,四面悬崖峭壁,无路可上,须用二乘长梯相接方可攀登。顶峰有岩洞,相传为神仙修炼之处,有仙人在此蜕骨升天,故名仙人峰。清咸丰年间(1851—1861),太平天国势及上饶,广信知府沈保桢在同顶设碉堡防守,因此,又名仙人寨,现有古石墙保存完整。

  顶峰平坦,竹青青木荫荫,有大片青竹、紫薇、八月桂,风景秀丽。正中有仙人峰寺,为唐代鹅湖峰寺智孚僧建,香火鼎盛,历代都有增修。并有方井一口,长约2米,宽约1.5米,深约1米,澄冷可掬,四季不枯,为山上和尚用水之处。侧面八仙岩,高达6尺,相传是八仙在此修道,另有舍利洞,尚存历代和尚骨灰十二个。

  山下有一半敞洞穴,面积约2000平方米,发现于1983年元月,穴中有夹红砂软质印纹陶片及陶罐底足,单一方格纹饰,另有三件较粗糙的形似磨制石器的石片,初步鉴定为商周文化遗址。

  7、北武夷大峡谷

  北武夷大峡谷位于武夷山镇东约10公里处,高山峡谷,林木繁茂,发源于闽、赣交界处观音关的岑源溪流贯其中,流泉飞瀑,潭清水碧,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是一处典型的峡谷型旅游景区。

  北武夷大峡谷又名擂鼓岭,关于擂鼓岭名称的由来,当地民间流传这样的故事: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南阳刘縯、刘秀兄弟举兵反抗,要“复高祖之业”。一次兵败,刘秀率残部逃到岑源溪大峡谷,与王莽追兵进行了一场大激战,鼓声隆隆,震天撼地,百十里外都能听见。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做“擂鼓岭”。这一仗打得天昏地暗、尸横遍野,刘秀不敌,最后只剩下十余人突围而逃,忽遇一条巨蟒挡道,刘秀跪拜道:“我与你今生无怨,昨世无仇,请让开路放我们过去,来日如能登基,我定封你为蛇王大将军。”巨蟒闻言,腾空而起,让刘秀一行过去,又命蜘蛛在路口织网作迷魂阵。王莽追兵赶到,见前方有两条去路,一条结满蛛网,断定无人通过,便朝另一条路追去,刘秀始得脱险。后来,刘秀果然登基做了皇帝(即东汉光武帝),念及巨蟒恩德,便尊封其为“蛇王大将军”,并在此地敕建“蛇王庙”以示旌表。当地山民说:武夷山区蛇多,经常出现蛇灾,惟此地无蛇,是蛇王庙镇蛇之故。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附近山民络绎不绝来此烧香祭祀,以求蛇王庇佑。

  北武夷大峡谷自然景观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岑源大峡谷幽深绵长,两岸青峰耸峙,森林茂密。岑源溪发源于谷底观音关下,携千泉,汇百流,渐成规模,水势旺盛,水质清澈,狭窄处水流湍急,可供漂流;宽阔处波平浪静,形如港湾。溪中多卵石砂砾,透明见底,未受任何工业和废物污染,达到地面1级水标准,且富含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多种矿物质。一条闽赣古驿道傍溪伸延,直通观音关口,过关即是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地界。景区内奇峰怪石林立,瀑布深潭点缀。龙角岭独峰挺秀, 一柱擎天;小龙角、青龙头、望夫石山石奇特, 鬼斧神工;大小龙潭、美女潭、仙女池、消遥津水清如碧, 仿如明镜;龙瀑、凤瀑、飞天瀑飞流直下, 喷珠溅玉;阔叶林、马尾松林、竹林郁郁葱葱, 绿满乾坤;野猪岭、熊恋湾、盼归崖、蝴蝶泉观飞禽走兽, 莺飞蝶舞,别有情趣;此外,还有太平天国遗址、闽赣古道、河口红茶茶厂遗址等可供游人怀古、凭吊。

  8、余干康山忠臣庙

  康山忠臣庙,它座落在康山乡,余干县的康山乡虽然不大,却是一个令人神往,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她不仅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而且有着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忠臣庙就是其中之一。康山是鄱阳湖中一个面积为25平方公里的小岛,过往船只多以它为避风浪之所,因而名为抗浪山,后来人们就谐音称之为康郎山,简称康山。“鄱湖行船,康山为岸”,这是船家对康山险要位置的概述,1966年康山大堤建成后,康山便与陆地相连,有万余人口在这里休养生息。历史上著名的朱陈大战鄱阳湖18年就是在这里发生,而忠臣庙也会是因为这样一场战争而始建的,公元1363年,鄱阳湖康山发生了一场震撼古今的殊死战役,这次战役,朱元璋以20万弱势兵力,战败陈友谅60万大军。朱陈康山大战,世人号称“鄱阳湖大战18年”,事实除了往日零星小战役,真正的大战役前后之持续了56天。康山大战,使朱元璋部队起死回生、转败为胜,奠定朱家王朝的帝业,公元1364年开春正月初一,朱元璋在群臣的再三劝谏下暨吴王位,在收服陈理(陈友谅的儿子)之后,于当年四月率军师刘伯温来康山择基造庙,祭祀已死难的三十六位将领和其他三百多位战死的勇士,庙基就选择在了康山西北的凤凰嘴上,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忠臣庙,康山忠臣庙它始建于公元1364年4月(元末至正二十四),落成于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即洪武元年),至今已有六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忠臣庙1992年经余干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4月20日经上饶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庙三面环水,东与康山主峰金跋山相望,庙前有水路通达。该庙占地九百平方米,砖木结构,庙内三殿相连,左右两侧置钟、鼓。据传殿内有暗井,放置朱元璋大战时所穿的盔甲,该庙几经重修,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9、灵山风景名胜区

  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上饶市上饶县北,座落在上饶市中心旅游区域,景区主要集中在清水、湖村、望仙、石人四乡境内,主峰海拔1496米。地理坐标为东径117°40′—117°53′,北纬28°29′—28°41′,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是道、佛二教圣地,道家书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主要包括水晶至圣景区、仙桥景区、南峰塘景区等,素有“世间无双胜景、天下第一灵山”之称。灵山景区距上饶市区23公里,浙赣铁路、311高速公路、320国道可达。

  灵山风景名胜区于2006年10月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上饶县灵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是上饶县人民政府2003年6月批准成立的科级单位,负责景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建设和管理,目前与上饶县旅游局合署办公,工作人员有7人。

  上饶县灵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后,立即着手进行灵山的规划、保护和开发工作,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客商对灵山主要景区进行开发建设。目前,灵山风景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600万元;其中水晶山景区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五一黄金周期间接待境内外游客约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万元,其中门票收入3万元,实现了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和门票收入的从无到有。目前景区内从业人员有51人。

  10、八大关隘

  温林关

  武夷山镇东偏南20公里。海拔1050米。东西两侧山峰分别高1371米、1395米。关外为福建武夷山市属地,因南邻福建温林而名。

  观音关

  武夷山镇东偏南13公里。海拔1150米。关口两侧山峰分别高1291米、1249.4米。关口有路通福建武夷山市双溪口地源村。

  分水关

  武夷山镇南偏东10公里。海拔750米。东侧是海拔1424.7米的东路山;西侧是1506.7米的望夫山。关外(南)属福建武夷山市。始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历来是闽赣要道。

  桐木关

  黄岗山镇南25公里。海拔1135米。关口南侧是海拔1754.6米的屋背山;东偏北有海拔2157.7米的黄岗山。山多油桐树而得名。古有关卡构筑。关外(南)属福建武夷山市。

  鸭母关

  篁碧乡西南4公里。海拔750米。关口东侧山峰海拔824.8米;西北侧峰高915米。通光泽的要道。有路亭,现仅存隘口。两侧坡度较平缓。以山脊如鸭伸颈呷水状而得名。

  马铃关

  天柱山乡西偏南7.5公里。海拔700米。关口两侧山峰分别高1065米和806.7米。始建于宋代(光泽县志),清咸丰三年(1853)重修。关内平坦宽阔,可驰马练兵,山下可闻马铃声,故名。有路亭,石匾上有“马铃关”三大字。

  云霁关

  天柱山乡西10公里。海拔700米。东侧山峰海拔767米;西侧980.9米。古时为铅山、弋阳通福建光泽之要道。原有马石关卡和神庙。有石磴凌空而下,地势险要。关内4公里有石佛寨,是明洪武七年(1375)巡检司驻地清咸丰至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军队几度由此出入。始建于五代,为闽国防御南唐而设。关外属福建光泽县。

  火烧关

本文地址:http://dfvalve.xrbh.cn/quote/6751.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dfvalve.xrbh.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