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针对备受关注的医疗健康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均提了不少意见建议,免费医疗、医保、疫苗、药品、生育、养老等热词频繁出现。
关于医药,今年有什么重点?
重点提到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今天简单说几个大家关注的。
第一个、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比如这个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这些年,我国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2011年那时候是一个人200元,今年已经是670元,16年增加了470元,提高了2.35倍。
第二个、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
会议中还提到的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现在国内333个地级行政区,但医保统筹单位多达400个,每个统筹区还不足一个地级行政区的范围大,每个统筹区内的人口数量太少,会导致医保缺少共济性。要是能做到统筹区提高到省级层面,那么每个统筹区内的参保人数就多了,医保共济力也上来了。
十年前,“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时候说过统筹这个事,要建立医保基金调剂平衡机制,逐步实现医保省级统筹。到现在,市地级统筹已基本实现,除4个直辖市外,还有多个省份实现了省级统筹。
第三个、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
还有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
跨省异地结算也是推了几年了,现在有点成效,去年前十一个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首次破亿,惠及1.13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1.65%;涉及医疗费用2246.93亿元,减少参保群众垫付1381.66亿元。同期,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52.31万家,其中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为19.33万家,跨省联网定点零售药店数量为32.98万家,分别比2022年底增长60.02%、91.96%、45.80%。
第四个、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报告》指出,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
我国城乡医疗资源差距巨大。其实,医疗改革的重点,应该把医疗资源重心下沉分散到基层,才能实行真正的分级诊疗,小病在社区及村级解决,然后再到乡镇县医院,大病重病才到大医院。目前都是反了,资源都集中到了大中城市,好的医生在乡镇留不住,因为收入与大医院差距很大,加上社会资源也不断往城市集中,乡镇成了空心化,医生不愿意待,病人更不愿意去。只有实现了,城市资源医疗教育下沉分散到基层,缩小城乡差别,才能真正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
第五个、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疗服务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实施健康消费促进政策,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
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这一点,有数据显示这几年我们的门诊和住院费用总体占比在提高,但是很慢,比如从2009年到2021年,门诊检查费用占比从17.8%提高到19%,住院检查费用占比从6.9%提高到百分之十,两个增长都不多。之后要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那么检查检验费用或许还会下降。
第六个、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
发展中医药,也是这两年老提的,陆陆续续出来了很多政策性文件,更多的在上层建设,比如建设了14个中医医院纳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了27个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了62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138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也建设了一千多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和500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确定31个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加强中医医院儿科和老年病科建设,推进中医专病门诊建设。
剩下的就是对中药的重视,中药产业持续受国家政策支持。国务院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该文件再次明确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内容,也加大了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
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版)》来看,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内中成药品种由上一版的1381种增加到1390种,增加了10种,除此之外,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内还有892种中药饮片。去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11个中药上市,涵盖中药新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同名同方药等注册分类,实现中药的新注册分类均有品种获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