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直播营销平台应当防范和制止违法广告、价格欺诈等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以显著方式警示用户平台外私下交易等行为的风险。
国家网信办拟规定
直播营销禁止数据流量造假
意见稿提出:
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建立直播营销人员真实身份动态核验机制,在直播前核验所有直播营销人员身份信息,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不得为其提供直播服务。
直播营销平台应当防范和制止违法广告、价格欺诈等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以显著方式警示用户平台外私下交易等行为的风险。
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建立健全风险识别模型,对高风险行为采取弹窗提示、违规警告、限制流量、阻断直播等措施。
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注重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对不适宜未成年人参与的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在信息展示前予以提示。
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建立黑名单制度,将严重违法违规的直播营销人员及因违法犯罪或破坏公序良俗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人员列入黑名单。
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明确处理流程和反馈期限,及时处理公众对于违法违规信息内容、营销行为投诉举报。
用户通过直播间内链接、二维码等方式跳转到其他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发生争议时,相关直播营销平台应当积极协助用户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证据等支持。
直播营销人员或者直播间运营者为自然人的,应当年满十六周岁;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申请成为直播营销人员或者直播间运营者的,应当经监护人同意。
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从事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遵循社会公序良俗,真实、准确、全面地发布商品或服务信息,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违反《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
(二)发布虚假信息,欺骗、误导用户;
(三)虚构或者篡改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数据流量造假;
(四)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存在违法违规或高风险行为,仍为其推广、引流;
(五)侮辱、诽谤、骚扰、诋毁、谩骂及恐吓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六)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
(七)涉嫌传销、诈骗、赌博、贩卖违禁品及管制物品等;
(八)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行为。
直播带货背后的数据造假
都可以花钱刷
对于直播数据来说,观看人数、互动率、销售量是几个关键指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术专家表示,从早期的刷好评、中期刷流量到现在的直播刷数据,技术实现已经不是问题。
记者在网络搜索发现,销售群控或者云控设备的商家不少。一位河南的商家说,不同的云控设备,可以实现同时控制20台到20000台不等的手机。
在商家展示给记者的一段视频中,云控系统连接好试验的手机之后,完成系统设定,商家面前的十几台手机自动打开平台、关注指定主播、开始批量互动。
惊呆!2分钟视频带你看刷单全流程⬇️
一位主播告诉记者,人工刷单也不贵,50人在一个小时内刷1200条左右的评论,只需要50块钱。云控厂家告诉记者,他们的语料库中设定了上万条评论话术。
粉丝量交易暗藏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甚至存在诈骗陷阱
据《中国消费者报》,一个在QQ群里售卖粉丝的人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打着马赛克的粉丝清单,尽管详细内容看不到,但还是可以让人了解到活跃粉丝们的全部信息他们都已经掌握了,里面不仅有粉丝账号、电话号码,有的甚至连身份证号码都有。这人说:“账号都是从别人手里直接买的,保真。”
买卖粉丝本身也存在着诈骗陷阱。杨女士创立了一家公司,经营日用品,前不久,她想扩展自己的销售渠道,便想到了网红直播带货。杨女士找到了主播姜某。姜某说只要粉丝量上去了,带货收益就会很可观,而且空间还很大。于是,杨女士花580万元通过姜某购买了1100万粉丝量。几个月后,杨女士发现粉丝并没有增长,这时才意识到被骗了,只好报警。截至姜某被抓获前几天,他还将300多万元取出存到了自己亲戚的账户上。目前姜某已经被依法刑事拘留。
虚假数据好看
坑的是你我他
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