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上海  中国  未来    企业  政策  教师  系统 

“语言贫乏症”思维导图来了:网络迷因“梗”住了谁

   日期:2024-10-31     作者:xinet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dfvalve.xrbh.cn/mobile/news/6381.html
核心提示:叶良辰之后出现了歪嘴龙王、火星文之后缩写文化异军突起……网络语言迭代的速度令人诧异,昨天还是互道你好的“打工人”,今天就

叶良辰之后出现了歪嘴龙王、火星文之后缩写文化异军突起……网络语言迭代的速度令人诧异,昨天还是互道你好的“打工人”,今天就成了走在路边的“迪士尼在逃公主”;当你还在说“不会吧不会吧只有我觉得不好看吗”,别人已经在鞠躬表示“是个好活,就是有点烂”……每天早上醒来,都要怀疑自己是否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为什么永远跟不上互联网的“热饭”?

“语言贫乏症”思维导图来了:网络迷因“梗”住了谁

“迷因”(meme)又称“模因”,含义约等于“文化的基因”。在互联网时代,迷因演化出了网络迷因这个概念,指一夕之间,在互联网之间通过社交平台、搜索引擎、视频网站等被病毒式传播,一举成为备受瞩目的事物。网络“热梗”的发展,或许能从迷因传播之中,窥到一些规律。

江山代有热梗出,各领风骚几个月

盘点网络平台的流行热梗,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一时爆火的热梗背后的话术和逻辑都有迹可循。如下图所示,网络“梗”文学大致可分为阴阳怪气、青春伤痛、缩写文化、土味情话、自信爆棚等五类。我们以其中几个小分支为例,一起了解下它们的特征和常见句式。

“梗”文学又被称作“语言贫乏症”,据说是长期读书少导致的

1.废话文学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是对废话文学的最好阐释。典型的废话文学有“现在单身的人,一定还没对象吧”、“这么晚还没睡的人,应该还没睡吧”等,它们看似是废话,实际就是废话,其主要特征为一句话分成两次说,前半句陈述+后半句重复,两句话又是同一个意思,字里行间绝不掺一点有用信息。

2.发疯文学

发疯文学指当你想达成某种目的时,给对方发一大段类似琼瑶剧的发疯抓狂式话语,让对方感受到你此刻的强烈情绪,因被网友应用于催单发货而爆火网络。正如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谈到,我们的“自我”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发疯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人们对于社交认同的需求,以及网络社交背后人们无法割舍的对于他人情感投射的关注度。

3.凡尔赛文学

凡尔赛文学的“精髓”之处在于假装不经意地炫耀出自己的想要秀的东西,故作随意地流露出贵族烦恼,是一种看似抱怨,实则暗喜的高级炫耀手法,其突出的三大要素分别为: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问自答;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以下是几则“凡学”赏析:

看不懂的网络流行语,蚌埠住了

对于网络平台频频出现的各类热梗,网友们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部分网友或因其新奇搞笑、或为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而纵身一跃,冲入流量大军,他们热衷学习模仿、夸张复刻,在各类社交平台二次加工创作,吸眼球、博关注,誓要与他们所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流行“梗文化”一起发扬光大。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网友对此表露出了不解。浏览社交平台,随处可见的“yyds”(永远滴神)、“xswl”(笑死我了)、“u1s1”(有一说一)让一位网友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会吧,只有我看不懂这些缩写吗?这玩意实在太像我家猫乱踩键盘蹦出来的!”

大v@王左中右 对于缩写的批判

的确,现代《新华字典》里明明有52万个词语,可在互联网上呈病毒式传播,劫持了很多人的朋友圈、群聊、热搜和评论区的往往却是满屏的网络流行语。古诗分明有“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等集美学意境文化底蕴于一体的情感表述,可越来越多的人只记得“扛不住想你”“在我脑海里跑一天了”等土味情话。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知道如何说话,“文字失语”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在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里,15万余名受“文字失语”困扰的网友集结一堂。

网络原本没有“梗”,复制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梗”

面对批判,就不得不分析一下网络“梗”文化为何能病毒传播的原因。网络中的“梗”借助文字、图片或视频的方式传播,换而言之,各种“梗”都属于互联网迷因的范畴。

互联网技术的升级迭代,为“梗”的传播提供了低门槛的参与方式,依托各类社交平台进行发散,用户在经历简单的复制传播之后,展开讨论和二次创作,丰富“梗”的内涵之外,正反讨论更拔高了“梗”的热度。被封杀的“人类高质量男性”原本只是一个求偶视频,在博主田一名的模仿之后迅速火爆,“人类高质量男性”的拍照姿势模仿层出不穷,同时还进一步拓展了“油腻学”外沿。这样又油腻又尴尬的视频,成为一时间的流量密码。

“梗”的流行需要创造力,还需要公众的参与,而带有情绪的迷因更会产生爆炸式的传播效果。正如那句话,“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公众参与传播是出于自身情感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一个圈层内的“暗语”来迅速获得认可和关注,模仿无疑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可预见的一种方式。“梗”是圈层内部的一种交流方式,也可以是一种营造氛围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创造者涌入,让“梗”更加富有创造力,从而有了新梗把老梗不断拍在沙滩上的场景。

同样,商业的介入也让“梗”具有更长的生命力。瑞幸生椰拿铁YYDS广告全网铺开之后,YYDS和生椰拿铁成为无法解绑的CP,瑞幸甚至想要注册该缩写的商标。东京奥运会期间,不少媒体也使用类似的缩写来表达对运动员的祝贺和赞美,YYDS等原本存在于小圈层的缩写再次刷屏。

大规模流行现象的背后,总有一些从众心里在起作用,跟风、模仿、传播,进而引起所谓的刷屏。批评声音的出现,为疯狂的“梗”文化按下了短暂的暂停,但是当下一次热梗来袭,又有几个人能挡住情绪的裹胁呢?

可以说“绝绝子”,但不能只会说“绝绝子”

“梗”文化背后,反应的是网民思维和心理的变化。“XX文学”的光速更新适配不同的网络情景,虚拟世界为网民提供了多元化的空间,展现不同的人格侧面。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因此Z世代渴望用更浓缩、凝练的方式,表达最丰富的信息和情感,以便迅速找到同好,得到群体认同和归属感。

诚然,“梗”文化对语言的曲解和歪曲是不争的事实,网络失语和提笔忘字一样,是互联网发展下的弊病。在数字网络急剧膨胀的今天,流行传播的速度、规模、效应都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今天批评过“绝绝子”,明天就会有“无语子”;禁止“YYDS”刷屏,还会有“srds”继续存在;不能深夜“emo”,还可以白天“躺平”。多数的“梗”只能短时间存在,犹如海面上的浪花,跃起之后,将会消逝在文字海洋之中。不信你问问身边人,现在还会用火星文交流吗,还会用“蓝瘦香菇”表达心情吗?

网络大森林里,优胜劣汰,争夺着公众的注意力资源。当一场迷因狂欢谢幕,兴奋消退的网友便各自退场,并在哈声中寻找下一次狂欢的苗头。换言之,网络中此消彼长的“梗”与正式语言体系相比,它可以突破常规,具有非正式性、随意性和简约性。它们的存在是语言体系的一种分支或补充,能否成为主流是需要历史来验证的。

本文地址:http://dfvalve.xrbh.cn/news/6381.html    迅博思语资讯 http://dfvalve.xrbh.cn/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